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中华书局

《庄子集释》

清末郭庆藩的《庄子集释》是关于《庄子》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郭象《注》、成玄英《疏》和陆德明《音义》三书的全文,摘引了王念孙、俞樾等人的训诂考证,卢文弨的校勘,并有郭嵩焘和郭庆藩自己的意见,是

《荀子版本源流考》

《荀子版本源流考》一書的歷代版本不下百種,互有短長。究竟哪一種可信度較大,哪一種以訛傳訛的成份較多,是學習中國古典哲學和研究句子思想首當其衝的課題。《荀子版本源流考》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寫的。作者搜集

《吕氏春秋集释》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的一部大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是研究先秦思想史重要的参考资料。许维遹先生曾任西南联大教授,学养深厚。他的这部《集释》,汇集了民国初年以前历代学者研治《

《太平寰宇记》

北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二百卷,继承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的体裁,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前一百七十一卷依宋初所置河南、关西、河东、河北、剑南西、剑南东、江南东、江南西、淮南、山南西、山南东、陇右、岭

《白居易诗--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白居易是中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浅切,明畅通俗,乃至于有“老妪能解”之说。本书精选白居易有代表性的诗作,对原文进行注释注音,并加以评析。书前有名家导读性评议文字。是一本具有一

《曲品校注》

《曲品》共收元末至明万历间传奇散曲作家122人,作品226种,除20种见于《永乐大典》《南词叙录》等前人著述外,其余206种均系首见,保存了重要的明代戏曲史料。全书上卷品题作家,下卷评议作品。嘉靖前的作家作品称&

《全唐五代词(全二册)》

《全唐五代词(套装上下册)》为唐五代曲子词之总集,旨在纲罗放佚,存词存人,故虽断章残句,亦加摭拾。《全唐五代词(套装上下册)》分正编、副编两部份。正编主要收录倚声制词之曲子词,并依据以下两条原则判定曲

《西域水道记》

本书是有关西域历史地理的名作。“外二种”为《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三种著作体裁各异,对象相同,内容有机相连。

《三国志(全二册)精——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o)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书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是一部纪传体史

《封氏闻见记校注》

《封氏闻见记》是唐人封演编撰的一部笔记,今本十卷。前六卷记述掌故、考证名物;七八两卷多记古迹,附以杂论;后两卷则专述唐代士大夫的遗事轶闻。在流传至今的唐人笔记中,《封氏闻见记》享有很高的声誉,《四库全

《洛阳伽蓝记校笺》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重要典籍,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它以洛阳大小佛寺的兴废为经,串联起当时许多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故事,编织出一幅北魏时期洛阳城绚丽多姿的历史图卷,对

《走向大众的“计然之术”——明清时期的商书研究》

明中期以后,随着全球化贸易的刺激,中国的商业蓬勃发展,商人和商业日渐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作为“士农工商”之末的传统观念也在现实的推动下逐渐发生了改变,“生财致富”成为社

《后山诗注补箋》

一九三一年,冒广生鹤亭(一八七三一九五九)先生在广州,见到雍正时云间赵骏烈刻的《后山集》。赵刻《后山集》中诗的部分是根据诗体编排的,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的顺序,共八卷,六百七十九首。冒

《左传译文》

沈玉成翻译的《左传译文/中国古典名*译注丛书》是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纪传体书籍,是由左兵明所*,该书译文,它和注释相辅相成,读者在阅读注文以外再参考译文,对理解原文可以增加一些方便,在词义和语法上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