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中华书局

《苏氏演义》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〇,曾对四部唐人笔记作出过共同的评骘:“考究书传,订正名物,辨证讹误,有益见闻。”这四部书便是苏鹦的苏氏演义、李涪的刊误、李匡文的资暇集、邱光庭的兼明书。它们都是唐代

《苏魏公文集》

苏魏公文集收录了苏颂的除专著新仪象法要以外的文字,共七十二卷,依次为诗十四卷、册文及奏议六卷、内外制十六卷、表啓十四卷、碑志行状十三卷、记序书札及杂著九卷。本收内容有助于了解作者的思想、生活、宦情及交

《唐诗精粹解读/中学生文化素质提高丛书》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她或精秀工巧,或俊雅奇丽,或遒警劲拔,无所不在的美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直至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她还如一颗灿烂地明珠,令人眼花缭乱。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和传承古人留下的优秀文化

《诗经讲义--跟大师学国学》

此书原名《〈诗经〉讲义搞》,是傅斯年1928年在中山大学讲授《诗经》时留下的课堂讲义。虽名为讲义,但就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已可称得上一部《诗经》通论。讲义融考证和注疏于一体,提出许多新异的见解。作者在总

《经史百家杂钞》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编纂过古文选本《经史百家杂钞》,该书在晚清民国极受推崇,但后来也随着主流意识形态对曾氏评价的变化而有起落。对曾国藩的评价,可谓中国近代史上一则有名的事件,既有属于传统体系的官员学者文人

《书志》

《书志》是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编,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国内di一个专门刊登书志类稿件的集刊。书志作为学术性与资料性兼具的著录形式,对揭示古籍善本具有重要意义。本集刊以全国古籍善本普查为基础,主要登载入选名

《千金方千金翼方》

《千金方千金翼方》:唐朝百岁药王孙思邈对前人食疗养生理论的系统总结“中华养生经典”丛书之《千金方?千金翼方》,是我国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两部传世名著养生内容的合辑本。孙思邈在书中首次汇集了大量前代养生论著

《孝经郑注疏》

孔子自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古代以孝治天下,汉代起就对《孝经》极其重视,唐明皇李隆基还亲自注释,宋代时列入“十三经”,为古代中国极重要的经典之一。孔子是万世师表,郑玄

《GeneralStudyofChineseBronzes》

本书为《中国铜器综述》的英文影印版。是作者1947年在美國完成的英文稿本ChineseBronzesinAmericanCollections:ACatalogueandAComprehensiveStudyofChineseBronzes的*部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打字稿影

《重写晚明史:王朝的末路》

《重写晚明史:王朝的末路》是樊树志先生“重写晚明史”系列的一种,讲述了崇祯帝虽然不是“亡国之君”,却终不免遭遇亡国的历史事实。几十年间大明王朝被吞没于历史的烟尘,是内忧,是外患,是

《林徽因传》

林徽因,1904年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林长民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1920年,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结识徐志摩。1924年,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梁思成与林徽因留学美国,主攻建筑学。1928年,梁、林在加拿大温哥

《水浒传》

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

《尚书》

《尚书(线装本)(套装共2册)》包括《尚书(第一、二册)》共2册。《尚书(线装本)(套装共2册)》作者是汉代孔安国。《尚书(线装本)(套装共2册)》关键词:中国历史、商周时代、注释。《尚书(线装本)(套装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本书作者著名红学家蔡义江先生,研究红学多年,本书是他对《红楼梦》中的二百余首诗词的评述与鉴赏。其中内容包括:捐躯报国恩、护官符、一场幽梦同谁近、朝叩富儿门、不因俊俏难为友等内容。

《新书校注--新编诸子集成》

《新书》十卷,汉贾谊撰。贾谊是汉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思想论述对当时及后世有着较大的影响,《新书》是研究贾谊思想的基本依据。校注者认为传世《新书》为可信真本,现依据明吉府本为底本,参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