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中国旅行:从晚清到21世纪》
本书主要研究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流传以及他对文学界、戏剧界以及中国文化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传到中国后,如何本土化的,如何传播的,如何与中国戏剧结合的,作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探讨。本书英
本书主要研究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流传以及他对文学界、戏剧界以及中国文化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传到中国后,如何本土化的,如何传播的,如何与中国戏剧结合的,作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探讨。本书英
《柴科夫斯基和他的世界》由14篇关于柴科夫斯基的学术论文构成。在书中,伯特斯坦和杨燕迪系统研究了柴科夫斯基的艺术、文学、个人生平以及政治环境,侧重于对作曲家本人的性情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作曲家的性情特征对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比较文学研究具有优良的传统,王佐良、周珏良等学者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北外也是国内最早进行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张西平、顾钧主编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第2辑)》为北
《在西藏读书的日子》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段不可复制的书信往来的传奇,里尔克、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为爱写信。★跨越民族和语言的书信。大师里尔克与两位后辈异国诗人因为诗和艺术成为忘年交,书信是那时仅有的沟通工具。★超越时代的真情流淌。纯粹、
《陈思和学术教育年谱》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就像格雷厄姆给6岁的儿子讲《柳林风声》,林格伦给7岁的女儿讲《长袜子皮皮》,小勺猫的系列故事,是他为她讲的睡前故事。这些故事是在陪伴中慢慢滋养出来的,是关于爱、忍让、陪伴和成长。这些故事是给小孩和心里还
一轴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历史画卷;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头一部,俄语文学中登峰造极的自传体小说;一部鼓舞了无数青少年成长的励志读物真实而苦难的童年往事写尽人间深处的伤感与悲凉19世纪俄国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善良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7辑):美的观点与中国文论》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著录巨量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的大型专业丛书。本卷以编年形式著录2008、2009这两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各类文献资料名,包含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和国外的批评
徐志摩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的一生唯情、唯爱、唯真,他洋洋洒洒、酣畅人间,带给了人们无数惊叹和拨撩。他的诗歌如幽谷里的一流清溪,他的散文如黎明时的一朵云彩。本书收录了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的徐志摩经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