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剑南诗稿校注》

陆游是南宋大作家,著名的爱国诗人。所著《剑南诗稿》,存诗九千多首,最为丰富。通行版本为明毛晋汲古阁刻本,八十五卷,现由江苏师范学院钱仲联教授校注。陆游诗稿,历代未有全注者,钱仲联教授此书实为创举。他据

《文心雕龙义证》

《文心雕龙义证》编写的总原则是“无微不信”。笔者希望能比较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心雕龙》原书的本来面目,发现其中有哪些理论是古今中外很少触及的东西;例如刘勰的风格学,就是具有民族特点的文艺理论,对于促进文学

《丁澎文学家族诗集(全二册)(清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族诗集丛刊)》

《丁澎文学家族诗集》收录清代回族丁氏家族诗歌作品,包括:丁澎的《扶荔堂诗稿》、《扶荔堂诗集选》、《扶荔词》,其婿顾永年《梅东草堂诗集》,以及其弟丁潆《秉翟词》。

《淮南子(国学典藏)》

《淮南子》由西汉刘安及其门下宾客编撰而成。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只流传内二十一篇,是书“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为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无所不载”。书中思想

《子不语》

《子不语》为袁枚所撰笔记小说集,名源自《论语》“子不语乱离怪神”,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又名《新齐谐》。全书二十四卷,续编十卷,作者为文史大家,称此书为“戏编”“自娱”,

《云亭山人评点桃花扇》

《桃花扇》,是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芒的一部优秀剧作。孔尚任所著、云亭山人评点的《云亭山人评点桃花扇》为云亭山人评点本《桃花扇》,现据康熙原刻本整理出版。该评点多切中剧情的关键所在,透露作者隐含

《辛弃疾词集(精装小词集)》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稼轩词雄浑豪迈,向与苏东坡的东坡乐府苏、辛并称,为豪放派词作的代表和*。《辛弃疾词集》备搜辛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辛弃疾的词作提供了很大的

《读书杂志》

王念孙校读《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墨子》《荀子》《淮南内篇》、汉隶拓片、《楚辞》《后汉书》等,以校勘、训诂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相关古籍(如《史记》《汉书》部分对勘、《淮南

《三国演义》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本书以清初大魁堂本为底本,并参校其他诸多版本,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校勘,力争在充分保持和吸收其他版本长处的基础上,更贴近当代读者。《三国演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梅尧臣是宋诗的开山鼻祖,把唐诗以来的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道路。欧阳修评其诗风是“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完巧”,十分允当完足。朱东润先生此书在夏敬观先生的《梅宛陵集校》稿本的基础上,

《远方图物:早期中国神灵考古探索》

一直以来,古人精神领域的考古研究都是学术界的难点,而文献记载较少的史前和三代时期更是如此。但随着史前和三代时期玉器、青铜器的大量发现,通过解读其上的纹饰,进而了解和探索古人的精神领域成为学界的热点,作

《中国小说文体古今演变研究》

本书旨在以中国小说为中心,以本土语境为背景,以通观研究为视角,对中国小说文体观念与文体形态的发展及流变进行全面梳理,探讨其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呈现中国小说文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轨迹。作者试图突破20世

《词及其周边:宋代士大夫与其文学(海外汉学丛书)》

本书作为中原健二的代表作,从宋“词”这一文学形式应该如何把握、宋词的特征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词”对于宋人是怎样的存在等方面出发,俯瞰宋词。首先从两宋的词牌使用情况分析入手,总析

《左传译注》

《十三经译注:左传译注(套装上下册)》依照原书分为《隐公》、《庄公》、《闵公》、《文公》、《襄公》、《昭公》等篇,包括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个部分。

《墨子(国学典藏)》

墨子(前468-前376)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