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明初岭南诗派研究》

本书在中国文学史、岭南文学史以及文学地理学的视野下,以南园五先生为中心,对其成员生平、结社过程、地域书写、诗学建构、诗派传承诸问题进行梳理,探讨明初岭南诗派的形成、发展、特色及地位。

《人境庐内:黄遵宪其人其诗考》

大部分中国学者对黄遵宪诗歌的解读过于政治化或只强调其政治意义,《人境庐内:黄遵宪其人其诗考》试图弥补这一缺失,从纯文学角度入手解读黄遵宪的作品,分析黄遵宪在晚清“诗界革命”中的理论和实践,研

《古文观止译注》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留下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国古代的散文和诗歌,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名篇传作,不胜枚举。《古文观止》(译经)选取上自战国下迄明清的的佳作十二卷222篇,文中配以注释及译文,便

《李太白文集》

李白詩文先後經魏顥、李陽冰、范傳正、樂史、宋敏求等裒輯,初成三十卷,後曾鞏考訂編次,至北宋元豐三年(一〇八〇)晏處善刊於蘇州,名《李太白文集》,其後翻刻於蜀中。南宋又有當塗本、咸淳本及楊齊賢注本。元代

《中华大典·历史典·编年分典·元总部》

《中华大典》是在继承、弘扬我国古代类书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从我国五千年来积累的约二十余万种古代典籍中摘取精萃,加以标点整理,参照现代科学的图书分类法分类汇编,形成的一部条理井然、极便查阅的大型类书。本书

《唐五代词选注》

这部《唐五代词选注(龙榆生词学四种)》是龙榆生先生完成于1957年的遗稿,生前未能出版。全书选录自唐迄五代37位作者,收词237首,大体上囊括了这一历史时期重要词人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虽非名家但广为流传脍炙人

《从考古走向遗产——吉林大学考古学科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本书收录了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师生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12篇,内容涉及文物保护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作为考古学者,面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有着更专业、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现代史学评论》

“五四”以来至1949年之前,是中国现代史学形成并迅速发展时期,派别众多,名家辈出,作品琳琅满目,是中国现代学术门类中进步*快的一门学科。任何一门知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皆会出现回顾反思性质的文字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6)敦煌市博物馆卷》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

《增华集—吉林大学考古学科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本书是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育研究及教学改革的论文集,选编学院相关研究方向骨干教师近十年来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部分成果,包括对研究型大学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积极探索,对教学创新改革、精品课程建设的科学

《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

《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是《尊六室甲骨文字》一書的新编纂,原书曾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此次将原书所收的甲骨重新拓制,弥补了以往拓工不佳、字迹模糊等缺陷,共汇集原徐宗元甲骨藏品268片,甲骨缀合21组

《唐宋词一百首》

词是唐朝(公元618-907年)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新的文学样式,经过五代(公元907-959年)到宋朝(公元960-1279年)长期不断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成为我国历史上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榆生词学四种)》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榆生词学四种)(精)》,自问世以来,受到学界和读者的热烈欢迎。该书收录明末至晚清67位文人的518首作品,涵括了晚明以来的主要词学流派和重要词人、词作,藉此书可以窥见“三百年来词坛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