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中华书局

《国学的当代性》

刘东教授既是中文世界z大的汉学迻译工程的主持者,同时作为清华国学院副院长,又担负着如何讲说国学的重大使命。他不满足于前人的“照着讲”与“接着讲”,特别强调建立在中国本土文化主体性基

《韩诗外传集释》

《韩诗外传集释(繁体竖排版)》按照儒林传的说法,应该是一部阐述经义的书,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从散见于宋以前古籍中一些零星的夫文看来,儒林传的说法大致符合于已经亡失的内传,而现存外传的体例却跟刘向的新序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

以人类学家的思维,全新讲述中国大历史超越五千年视野,打通史前史与文明史的分隔地理构造将东亚大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相通的区域,不同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不同的生态环境,而环境则进一步塑造了人群与之相适应的

《李商隐诗歌集解》

《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本)(套装共5册)》是李商隐诗作的会校、会注、会评本。书后附录李商隐的传记资料、年表、生平考辨以及各本的序跋凡例、书目著录等。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古文观止》编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

《徐霞客游记校注》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著作。明末旅行家徐霞客三十年间游遍名山大川、海域边陲,东边渡海到落迦山,西至腾冲西境,北游盘山,南达广东罗浮山。《游记》一书是他用日记体写成的纪游散文,篇幅

《文苑英华1--6册》

北宋四大部书之一,文学类书。宋太宗赵灵命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简等二十余人共同编纂。太平兴国七年(982)开始,雍熙三年(986)完成。宋真宗赵恒时曾进行几次修订。宋孝宗赵昚时又命专人作了校订,*后经周必大、胡

《礼记集解上中下册——十三经清人注疏》

自汉至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蛩展历了袋倜不同的階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後的一个陪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澄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遘封我们利

《校雠广义典藏编》

《校雠广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强调研究成果的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全书共四编,分别为版本编、校勘编、目录编、典藏编。校勘编主要介绍校勘学的界义与功用、书面材料错误的类型、书面材料发生

《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宜阳)人。中唐浪漫主义诗人。诗风神奇瑰丽,想象丰富,有“鬼才”之称。本书以清宝笏楼刻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为底本,参校董氏诵芬楼影北宋宣成本、续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巨着,是研究文学、美学与文艺学必读的经典作品。杨明照先生素称“龙学泰斗”,他的校注取得了许多凌越前贤的成就,代表了当代学人研治《文心雕龙》的最高水准。《中国文

《花间集校注》

中国词史上首部词总集《花间集》,对后世词坛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花间集》成书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在此后千年的传播史上,出现了较多版本,但迄无一个较为完善的的校注本行世,这对《花间集》的阅读,尤其是对于

《中国皇帝评论》

这是语言学家朱星的一部史学评论作品,全面解析中国皇帝制度。关于帝王名号的释义,皇帝的产生过程,皇帝*的四种特权和四种欲望,皇帝的阴谋诡计——帝王术,等等内容都一一谈到,并进而提出皇帝是人民的灾难、多数皇

《手稿珍藏本中国雕塑史》

梁思成的代表作《中国雕塑史》,根据梁思成1928至1931年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中国雕塑史》(手稿珍藏本)是梁思成当年授课讲稿的首次影印与整理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