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中华书局

《明清社会史论》

《明清社会史论》,是何炳棣代表作之一,是探索明清500多年间中国社会结构及阶层流动的历史巨著。何炳棣先生采用近100种科举史料,以计量法统计附有三代履历的明清进士登科录及会试、乡试同年齿录等关键性史料,分析

《资治通鉴》

《中华国学文库:资治通鉴(套装1-12册)》是中国古代知名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至五代期间1300多年的历史,向为史学界所推崇,在收集史料、考订事实、编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润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极高

《韩非子集解》

清末王先慎所撰《韩非子集解》,以宋乾道本为主,参考了藏本、张本、凌本、赵本等多种版本,利用了《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群书治要》等类书和《老子》、《荀子》、《战国策》、《史记》等著作的有关资料,吸

《王文正公遗事·清虚杂著三编》

《王文正公遗事》一卷,宋王素撰,主要记载王旦在真宗朝为相时嘉言懿行。王素为王旦幼子,所述难免为子孙扬诩之词,然与史传相出入,有一定史料价值。《清虚杂著三编》,包括《闻见近录》一卷、《甲申杂记》一卷、《

《说文解字》

徐铉校注的《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说文解字》是我国首部按部首编排

《岑参诗笺注》

岑参诗多写边塞立功的慷慨豪情,其笔下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异域风情,无不神奇瑰丽,从而突破了传统征戍诗的寒苦萧瑟,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纵横疏宕、舒卷自如,音节宏亮,意调高远,“语奇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陈旭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以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理论体系蜚声史坛,学术研究以思辨见长,分析精当,文笔生动。本书选取作者有代表性的十多篇文章,兼顾思想性与可读性原则,内容涉及近代中国的政治

《广名将传》

全称《新镌绣像旁批详注总断广百将传》,明代辑录名将传略的兵书。题明黄道周注断,陈元素原本,周亮辅增补,实为在宋张预《百将传》基础上,几经增补而成。全书辑周初至明后期将帅185人。记叙人物,推崇品德战功,

《汉简缀述》

《汉简缀述:陈梦家著作集》作者陈梦家先生因研究古代宗教、神话、礼俗而治古文字,再由研究古文字而转入研究古史考古学。在甲骨学、西周铜器代及简片研究方面,无卓有建树,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推重。

《明清史评论》

《明清史评论》(*辑)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所编,以书代刊,预计今后半年一辑。本辑共收录文章15篇,包括发刊词1篇、专题论文8篇、读史札记1篇、书评2篇、博士论文摘要2篇、会议综述1篇。作者均为当今明清史研究领域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真经》,是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一派的经典作品。全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总计凡三十三篇。该书文字生动,内容丰富,意藴深刻,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新史学》

《新史学》创刊于200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本刊优先采用在多学科交叉的语境下,对历史学的方法与叙述进行多元探索的优秀论文和评论文字,同时兼容发表具有创意风格的传统史学论文。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凡四卷,日僧圆仁撰,记录承和五年(838)圆仁随遣唐使来到中国,至承和十四年(847)返日期间的所见所闻。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校注该书,1983年基本完成,中华书局编辑部谢方先生曾请周一良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由《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日俄战争》五部文稿组成,均作于一九四九年之前,涉及鸦片战争至抗战爆发之前的中国近代历史,亦略涉近代以前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套装共7册)》包括了《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1册)》、《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2册)》、《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3册)》、《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4册)》、《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5册)》、《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