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之美云漫的风光摄影手记》云漫

关注 书鉴 一起阅读好书

基本信息
书名:《极致之美云漫的风光摄影手记》作者:云漫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01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开
ISBN:9787121304705
ASIN:24166715
编辑推荐
本书希望能帮助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风光摄影爱好者或专业摄影师,让他们在思想、艺术和技术上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本书试图系统、完整地从当代风光摄影的角度,详细地把在用光、构图、前期技术和后期处理等各个方面的国际上*前沿和*关键的新思维方式、新想法和新技术带给大家。同时在文中穿插了大量实例、心得和前后期完整步骤,用以补充理论部分。不仅仅只是告诉读者去“怎么做”,更要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只有这样,读者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在千变万化的自然风景里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拍摄到理想的作品。
名人评书
什么才是极致风光摄影之道?是有刻意创新,不重复前人视角;是有努力把感情融入作品的想法;是会利用绝美或浓厚气氛的光线;是能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并能有效表达主题的构图;是熟练掌握当代摄影手段,在*有挑战性的条件下依然能拍摄到心中画面的本领;是后期处理时知道整体气氛该如何调整,知道局部哪些地方需要亮调或高饱和度,哪些地方需要暗调或低饱和度的美学意识的意愿。
媒体书评
云漫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作为海外华人风光摄影的领军人物,他总是奋力走在当代风光摄影的前沿,他如饥似渴地了解与实践世界*的摄影理念和前后期的技术,试用*的器材。这本书是对他近十年风光摄影生涯的精华的进一步提炼,通过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导入当代世界上*的风光摄影理念与前后期技术,是一本翔实严谨的系统性现代风光摄影教材,我可以断言这本书会成为风光摄影书籍的经典之作。——杰夫
作者简介
胡亦鸣(网名云漫)有多重身份。他是电子工程博士,美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终身教授。但他同时又是知名的华裔专业风光摄影师和旅行达人。他的个人网站读者人数达数百万人。他的作品广泛发表在国内外各种书刊杂志的封面和内页上,包括《PhotographicVisions:InspiringImagesandHowTheyWereMade》,《Shutterbug》,《NaturePhotographersOnlineMagazine》,《NewMexico》,《摄影之友》,《大众摄影》,《摄影旅游》,《影像视觉》,《时尚旅游(国家地理)》,《中国国家旅游》,《中国国家天文》,《环球人文地理》,《旅行者》,《旅行摄影》,《影像时代》,《中国航空旅游》,《大自然》,《户外装备》,《享》等。作品被奥地利超级巡回赛组委会等机构以及世界各地众多私人收藏,并被苹果公司等大小商业公司,艺术和印刷品公司,和非盈利机构使用。美国著名摄影杂志《Shutterbug》和中国的《大众摄影》都曾经专门采访他并长篇介绍他的风光摄影艺术和摄影理念。他坚持认为风光摄影师的镜头所展示的不是客观景物本身,而是摄影师对这个场景的主观个人阐述,反映出的是摄影师自己的内心。只要我们坚持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而不是随波逐流,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拍摄到不一样的风景。他也是著名的四光圈(4aperture)的成员和发起人之一。四光圈是八位*华裔摄影师组成的团队,是代表当今全球风光和自然摄影的*水准的摄影团队之一。您还可以在1X.com,flickr和500px.com看到他的作品。
目录
01思考篇0011.1不一样的风景0021.2旅游者视角和摄影师视角0041.3“可惜我们没有机会去这些地方”0141.4风光摄影里的独创性0151.5小景物,大风光0191.6中式风光和西式风光的风格区别0221.7我喜欢的风光摄影方式02502基础篇0312.1器材和设备0322.1.1相机和镜头0322.1.2支撑系统和其他附件0342.1.3户外装备0362.1.4后期计算机设备0392.2关于数码摄影前后期的一些重要概念0412.2.1文件格式0412.2.2文件色彩深度0422.2.3后期软件的选择0422.2.4数码工作流程0432.2.5色彩空间0432.2.6色温和白平衡0442.2.7直方图0452.2.8衍射效应0482.2.9测光方式的选择0492.2.10避免相机抖动—遥控器、延时、反光板预升0492.2.11动态范围和宽容度0492.2.12电子前帘0502.2.13ISO不变性05003前期篇0533.1光线的色彩和形态0553.1.1光线的色彩0553.1.2光线的色温和白平衡设置0653.1.3光线的形态0693.2风光摄影的构图设计1183.2.1简约还是复杂1183.2.2一些实用的构图技巧1243.2.3焦段的选择1413.2.4规则是用来打破的16204后期篇1674.1后期基本流程1704.2一些Photoshop中的重要概念1754.2.1通道1754.2.2图层1774.2.3蒙版1814.2.4选区和Alpha通道1844.2.5调整图层1894.3曝光控制1954.3.1曝光时间的长短1964.3.2控制画面的光比2014.3.3利用Photoshop进行曝光合成2094.3.4利用Lightroom进行自动曝光合成2144.4噪点控制2194.4.1数码传感器的噪声种类2194.4.2噪点控制技术2204.5图像锐化2324.5.1锐化的基本原理—强化边缘对比2334.5.2USM锐化2334.5.3避免锐化引起的光晕2374.5.4多图层明度混合模式锐化2384.5.5图像锐化的基本工作流程2414.6照片合成技术2434.6.1过时的景深表和超焦距假设2444.6.2景深合成2444.5.2透视合成2574.5.3大气透视渲染2594.5.4高光渗透渲染2644.6明度蒙版2684.6.1明度蒙版的基本原理2684.6.2创建更复杂的明度蒙版2734.7.3使用本书提供的明度蒙版动作包2744.6.3明度蒙版的作用2764.7.4明度蒙版概念扩展2844.8全景拼图2914.7.1构图2924.7.2宽幅拼图和宽幅相机的成像区别2924.7.3前期考虑2934.7.4后期处理2944.7.5用移轴镜头和技术相机接片30105专题篇3055.1星空摄影3065.1.1器材选择3075.1.2星空摄影的技术挑战3105.1.3星空片成败的关键:地面景物3135.1.4星空照片的后期处理3225.1.5星轨摄影技巧3375.2极光拍摄技术3435.2.1器材选择3435.2.2拍摄准备3435.2.3关键技术3445.2.4拍摄实例3475.3雪景拍摄3515.3.1器材装备3525.3.2相机和器材保护3535.3.3测光3545.3.4雪景的拍摄时间和构图3545.4水景拍摄3685.4.1器材装备3695.4.2人身安全以及相机和器材保护3705.4.3水文气象3705.4.4快门速度的选择3705.4.5特殊场景的拍摄3715.4.6湖面倒影38706实例篇3976.1《仙境》3986.2《流光溢彩》4016.3《夜宿沙漠》4066.4《破晓》4106.5《神秘隧道》4166.6《繁星之路》4206.7《魔界午夜》424
经典语录及文摘
历时近两年,我总算完成了这部书的写作。在本书里我把我多年积累的和风光摄影有关的知识、经验和体会毫无保留地全盘献给读者们。这不能算是一本很浅显的风光摄影入门书籍—我的目标是希望它能帮助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风光摄影爱好者或专业摄影师,让他们在思想、艺术和技术上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不过尽管如此,我依然试图尽可能系统地、完整地从当代风光摄影的角度,详细地把在用光、构图、前期技术和后期处理等各个方面的国际上*前沿和*关键的新思维方式、新想法和新技术带给大家。同时我在文中穿插了大量实例、心得和前后期完整步骤,用以补充理论部分。我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告诉读者去“怎么做”,更要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只有这样,读者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在千变万化的自然风景里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拍摄到理想的作品。虽然本书介绍了大量现代风光摄影的后期新技术,但我绝不希望读者把它当成一本技法书来读。事实上我一直认为,那种《108个一分钟修出风光摄影大片后期技法》之类的书籍,也许能让你学到一些有趣的、有时也有用的技巧,但对提高风光摄影水平很可能弊大于利,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因为这类书籍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这些技法是本质,掌握了它们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就能出“大片”。我希望读者能把精力集中在更关键的地方:理念、想法和技术(不是技巧或实现手段)。后面会反复谈到,光有技术但没有追求创新的理念和构图上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能拍出“内容清晰但概念模糊”的糖水片。只有想法但没有过硬的技术功力,则很可能没法完美地拍下心中的景色。请注意,技术不是技巧。技术,比如景深合成、大光比控制、降噪或锐化,是系统性的,是为了解决一大类实际拍摄中常见问题而发明的。我们拍摄的时候就非常明确地知道需要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解决现场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实现心中的想法。而大多数技巧(比如,各种色彩模式调色法、多数所谓“一分钟后期绝招”、各种特殊效果滤镜软件或Lightroom某个模块的修片或调色技巧)是支离破碎的,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而很多书籍只告诉你一步步用什么技巧,却不详细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更会加深初学者的困惑。对本身水平比较高的摄影者来说,这些技巧中的某些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用途;但对大部分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摄影爱好者来说,绝大多数属于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怀特海得(AlfredNorthWhitehead)所指出的“惰性知识”。学生们可能学到大量零碎的非系统性的知识,但到了实际拍摄或后期制作的时候却不明白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甚至根本想不起来使用它们。技术也不等同于实现手段。技术是用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但实现同一项技术的具体手段则有多种多样,而且在不断地变化和改进。比如大光比控制是一门技术,但我们可以用各种手段去实现它。多年前,当需要对付大光比场景的时候,我主要依赖渐变灰滤镜。后来我完全抛弃了物理滤镜,改用纯手动选区进行曝光合并。再后来我转为利用更高效的明度蒙版来实现曝光合并。而*近一两年Lightroom中新引入的RAWHDR合成工具的效果相当好,以至于大部分时候可以取代明度蒙版合成(这个方法在本书开始写作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几年以后,随着高宽容度CMOS传感器的不断普及,我相信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用本书提到的单张出片手段来解决大光比的问题,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需要包围曝光和后期合成。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复建议读者不要把重心过多地放在这类“技术”上。事实上,有很多年在后期处理时我只用Photoshop中*简单的曲线和橡皮擦工具,连蒙版都不用,但我用这些可以说是简陋的工具创作了大量广受欢迎的作品。我的朋友,世界著名的风光摄影师马克?爱德姆斯(MarcAdamus)到现在也几乎不用任何蒙版工具。当然这不是说本书介绍的明度蒙版等工具不重要,它们可以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因而应该是多数风光摄影师努力学习和掌握的东西。但我不希望读者认为一定需要某种特定的工具或技法才能得到优秀作品,因为风光摄影的“道”远比“术”重要得多。那么什么才是风光摄影之道?在我看来,风光摄影之道,是有刻意创新,不重复前人视角的意愿;是有努力把感情融入作品的想法;是会利用绝美或浓厚气氛的光线;是能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并能有效表达主题的构图;是熟练掌握当代摄影手段,在*有挑战性的条件下依然能拍摄到心中画面的本领;是后期处理时知道整体气氛该如何调整,知道局部哪些地方需要亮调或高饱和度,哪些地方需要暗调或低饱和度的美学意识。至于需要用什么样的摄影器材、什么样的后期工具或技巧来实现这些想法,是“术”。这些术必须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而且还需要随着时间不断更新。但它们不是风光摄影的重心,不是本质,只是工具而已。各位读者可以从我的个人网站(http://majestic-nature.com/books/)的“摄影著作”页面下载Photoshop动作包软件,包括明度蒙版动作、饱和度蒙版动作、锐化动作等,以及和本书相关的补充资料。此外,还可以浏览本书勘误、部分教程样片等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