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老舍和他的作品》

PDF

作者: 胡金铨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 9787559623294

文件格式: PDF

1.点击下方获取下载

2.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作者:(中国)胡金铨

胡金铨,电影导演。1932年生于北京,1949年移居香港。初入电影界曾担任美术助理及演员,1965年在邵氏电影公司自编自导了处女作《大地儿女》,创作该片剧本时从老舍作品《火葬》《四世同堂》中汲取了灵感。电影代表作有:《侠女》《大醉侠》《龙门客栈》《迎春阁之风波》《忠烈图》《山中传奇》等。其中《侠女》获得第28届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由此将华语武侠电影推广到全世界,也令胡金铨成为头一位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瞩目的华人导演。1997年因心脏手术失败在台湾逝世,生前独一口述自传为《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并留下《胡金铨谈电影》《胡金铨随笔》等文集。

内容简介:

江湖客致意漂泊者
——要谈老舍,我有 资格 ——
老北京胡同里走出的武侠电影宗师胡金铨
用一碗豆汁儿破解老舍之味
1973年到1975年,遍寻英美图书馆,爬梳文献写就
停版书整装重启,首次曝光曾被遗漏收录的《明报月刊》连载末章

本书是电影导演胡金铨对老舍生平、文学作品、文艺活动的叙述和研究。
◎形象生动,老舍这一辈子:学生时代并非学霸、当 公务员 不太习惯、国外生活颇感苦恼、被母催婚大龄成家、明星教授备受追捧、编辑求稿逼到崩溃、辞职创作念头反复、主持 文协 有勇有谋……
◎串联作品,阐述老舍笔下人物的行为方式和作家自身的人生哲学之间的互文性关联。
◎梳理详细,涵盖范围从小说、杂文、诗文到创作理论、翻译作品,亦包括对出版情况、英日译本和相关评论文章的说明。
◎评析独到,对作品 完全是个人主观的看法 立论只凭个人好恶 ,得以一窥 老北京 胡金铨导演的阅读趣味和所受艺术影响。

◇◆◇
胡金铨为何写老舍?
胡金铨研究老舍的前因后果,在其生前独一口述自传《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中有所交代。他喜欢看老舍的小说,在为导演处女作《大地儿女》创作剧本时, 有小部分是从老舍的《火葬》中获得灵感的 ,而且 从《四世同堂》也拿了一部分过来 。胡金铨还曾想过和李翰祥一起,将《四世同堂》拍成电影,可惜碍于原著的篇幅没能拍成。
胡金铨真正动笔做老舍研究,则源于一个偶然的契机。他看到香港杂志《明报月刊》上刊出有关老舍的文章,反馈给总编辑胡菊人说: 这文章很多错处。 胡总编趁势向胡导演邀稿,于是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开了连载专栏来讲老舍生平和创作,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
除了对老舍作品的喜爱带来动力外, 写这些文章还有一个理由,那是因为老舍自杀而死,但当中的经过不太清楚,我想了解真相,所以执笔写那些文章。 不过胡金铨对老舍人生的记述,包含的是老舍的出生、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 文协 的经历,尚未涉及到老舍去世的六十年代,个中原因今日已不得而知,但从其对老舍个性和处世哲学的总结中,我们也许能对胡金铨未解答的疑问有所领会。
◇◆◇
胡金铨语录
老舍的作品很接近北京的劳苦大众,豆汁儿是北京劳苦大众的食品(很多有钱的北京人不喝)。根据我的理论:能喝豆汁儿才能体会出老舍作品里的趣味。
‘小窝头’象征老舍的一生,没落贵族,苦读成名,文艺斗士,入庙堂,投湖自尽。
北京小市民的特点是本分、窝囊、有正义感,但好耍小心眼、自私、好面子,在适当的情形下也帮助别人。做事任劳任怨,但无进取心。无论在哪方面都没有惊人的成就,可也不作大恶。老舍具备了这些特性。

猜你喜欢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