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青春永不磨灭!》拉塞尔·贝克

关注 书鉴 一起阅读好书

基本信息
书名:《我相信,青春永不磨灭!》作者:拉塞尔·贝克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01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32开
ISBN:9787540473907
ASIN:23950479
编辑推荐
名人评书
媒体书评
诙谐有趣又温暖动人,充满青春能量的成长经典。——《纽约时报》
作者简介
拉塞尔·贝克(RussellBaker),美国著名记者、专栏作家。1925年出生于弗吉尼亚莫里森村,1947年受雇于《巴的摩尔太阳报》开始记者生涯,1954年加入《纽约时报》,负责报道白宫、国会和国家政治新闻。1962年起开设《观察栏》专栏,专门评论国政。1979年,贝克以其犀利机智的政论文章获得普利策评论奖。1983年又因其童年自传《飞呀,少年!》(GrowingUp)再次赢得普利策传记奖。
拉塞尔·贝克在美国有“当代马克·吐温”之称,其文字朴实优美、幽默睿智。他的童年传记《飞呀,少年!》出版后曾连续72周高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先后被多个国家翻译引进,直至今天仍然在全球各地畅销,总发行量已超过220万册,创下美国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而这本《我相信,青春永不磨灭!》(TheGoodTimes)是他续写的青春故事,讲述他从小报童成长为著名专栏作家的职业奋斗历程。目录
1一个年轻人,厚着脸皮要出人头地15
“向前看”和“向上看”是我母亲为我设定的路线。小小的进步不足以自我骄傲。我们的世界贫穷、艰难、凶险。人们要是停下来拍着自己的背,那是走不远的。
2新闻帝国,一枚小卒子26
我是一个新闻人。一个报纸的销售员……报纸产业这架巨大的机器里最后的那颗螺丝钉——任何男人都会引以为豪的服务。
3搬家后,迎来我的职业偶像35
他的别克代表着金钱和权力来到玛丽德尔路,而后者则是雪佛兰、福特和普利茅斯的地盘。幸运的是,考虑到他的社交声誉,继父已将他的一九三四年产的雪佛兰轿车藏进了车库,以免被看见。
4在霍普金斯,我终于叩开了新闻编辑室的门46
我以一种放松、满不在乎、好玩儿的状态写作。我经常恬不知耻地给故事添油加醋,这放在任何新闻学校,都是会把我踢出去的。
5找工作,算总账的日子到了61
那时,报纸工作是给那些生活失意的人准备的。体面的人家不会愿意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记者们被当成一群游手好闲的人,附上了如下标签:酗酒,爆粗口,恶劣态度,散发臭味的衣服,沉重的债务,低三下四的朋友。
6拥有一间自己的波西米亚地下室75
我梦想着过一种那时我们叫“波西米亚”式的生活。这种生活里包含着烈酒和香烟,疯狂地开派对,跟不三不四的女人狂欢作乐,在插在酒瓶的蜡烛的烛光下上演浪漫,以及跟世故老到的人整宿整宿地畅聊艺术、弗洛伊德和生活的意义。
7治安记者第一晚,错过一桩谋杀案91
“到吃枪子儿的时候了。”站在窗户外面,我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地定了定神,打开门走进去,既不往左看,也不往右看,脸颊因为羞耻而发烫,想象着屋子里的所有人都盯着我,这个第一晚出勤就放过了一个谋杀案新闻的贱民。
8两年,很多人越过我得到提升108
他说出了那个有魔力的词儿:进来。我终于调进去了。在外面底层度过了将近两年之后,我终于要进编辑部工作了。就像是一段长长的苦役处罚结束了。进去。我正被调进去。
9十根指头的打字技能,让我坐进了主编部127
少得可怜的薪水导致士气低下,不断地有人员流动,这使得这家报纸总是缺少有经验的记者。结果,要向上爬并不需要你有多么优秀,你只要能待得住。
10和咪咪结婚了之后,我彻底破产了145
破碎的承诺、生气的口角、最后的通牒、居高临下的信、对失去自由的突然的恐慌,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如我们一般年青的人在婚姻中要经历的。
11钱和缺钱,是每个人面对的第一难题158
每个人都有钱包干瘪的故事。有一大家子人要养的约翰·卡尔太缺钱了,甚至在他唯一的皮带断了后,都没钱买条新的。因此他来上班时就用领带系在腰间挂住裤子。
12别人陆续走了,我还逗留在这里173
我还逗留在这里,牢骚满腹,威胁着要去别的地方,但是从来未付诸实施。我开始看见未来,老得不能在值夜班时保持清醒,只能在一张晃晃悠悠的椅子上退休。
13奇迹出现了,他们要送我去伦敦192
我就要逃离本地版新闻部的苦役了。我将要跨越那道鸿沟,进入到那个辉煌的世界,在那儿特派员们会看见自己的署名遍布头版,会发电报说:老伙计,立即给我送五千来。
14在被浓雾覆盖的城市中迷失了方向203
自从我在南安普敦走下跳板,就越来越深地陷入这活生生的梦魇中,充满着指向失败的征兆。不见了的行李箱,离我而去的火车,可怕的刺骨的寒冷。然后是这雾。这样的一场大雾。
15不戴圆顶礼帽的特派员220
我是一个年轻人,需要伦敦给我准备好的教育。喝完咖啡,抽完烟,我出店门走进弗利特大街,大步经过圣殿门,开始了学习之旅。
16多西老伙计把最大的赌注押在了我身上237
破天荒第一次,我开始喊他“老伙计”。不是“多西先生”,而是“老伙计”,跟汤姆·欧内尔喊他的称呼一样。世界的巅峰,咪咪!就跟汤姆·欧内尔一样!哇噢!
17安格利亚汽车让我成为冒险家253
也许正是因为安格利亚,我在二十七岁时开始开车游历世界,最终将我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人——汽车一族,他们旅行、学习、生活、恋爱包括死亡也常常是在方向盘上。
18加冕礼的报道让我涨了十美元薪水275
我从大教堂出来,头晕眼花,身体僵硬得像块木板,还得在寒冷的狂风暴雨中奔跑,找出租车。然后我得写六个小时,写出那么多的字登在《太阳报》上。第二天,我的文章是美国报纸上唯一一篇被所有伦敦报纸部分转载的文章。
19从打字机上放松下来289
我学会了在打字机上放松下来,并从我的写作中筛选掉轻蔑与咆哮,之后我开始寻找不需要大喊大叫的好题材。
20朝白宫进发308
在这个美丽的六月上午,当火车加速驶往南安普敦时,咪咪和我喝了最后一壶茶,与此同时,感觉到忧伤、对未来的忐忑、回家的兴奋,以及酒还未醒的头痛。
21我发现,白宫其实是记者的坟墓319
我肯定是做了一生中最糟糕的决定。我放弃了对伦敦的无尽迷恋,为的是去吃这个无味的布丁——一个有着沼泽气候、孤陋偏僻小镇灵魂的城市。
22跳槽,做大池塘里的小鱼329
我听到了不少关于纽约办公室政治的闲言碎语,而在我为之工作的这个机构,你的整个未来不是依赖于你工作干得多么出色,而是取决于你是谁的人。
23来到参议院,与政治家“斗争”352
养只老虎当宠物的人一定也感到一样的不安;它是一个迷人的动物,可以与之交往结伴,但是要过分亲昵,你就得小心了。记者要处理与一个政治家有关的令人不快的报道,又不在背后狠狠踢他一脚,会有上百种方式。
24职业生涯的恩赐375
记者们在世界的不幸中茁壮成长。因为这个原因,在让其他人悲痛的事件中,他们经常有着不合时宜的愉悦。在三十岁的时候,怀着积极向上、在行业里有所成就的野心,我立即看到了艾森豪威尔的心脏病发作是对我的职业的恩赐。
25政治大鲨鱼们的漫游395
一个记者一辈子坐在国会最好的位置上,观看其他人玩着让人心醉神迷的游戏,但是那么好的座位换来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记者只能坐在那儿,他决不能参与其中。
26当我准备结束报道生涯,却得到一个“大奖”419
一九六一年我三十六岁,从事这行已经十四年了,心里焦虑不安。我开始像成年人一样为自己考虑了。我做出了决定:做报道是消耗青春的欢途,却不是一个成人度过一生的有价值的路径。
27我的专栏获得了普利策奖,而吹响战争号角的那个女人,永远走了435
我只能猜测以前她身上的那个女人可能会对我获得普利策奖的消息作何反应,这个猜起来并不难。我相当确定她会说:“是不错,巴迪。这说明如果你认真努力地工作,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