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帝国:机器人五部曲》(美)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

编辑:千味书屋 来源: 九零文学网 时间: 2020-06-07 12:45:02 阅读: 1153次
《银河帝国:机器人五部曲》(美)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

基本信息

书名:《银河帝国:机器人五部曲》
作者(美)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
读客文化出品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01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32开
ISBN:9787539983332
ASIN:24175442

编辑推荐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在不违背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直到地球上诞生首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

“机器人五部曲”就是首个会思考的机器人的故事。彼时,地球人蜗居在地球的大城里,大部分人畏惧远行,害怕机器人,只有少数人在寻找出路。而地球人侦探以利亚贝莱就是一个为地球开辟未来的先锋。贝莱起初也不喜欢机器人,然而,一桩发生在地球人辖区的涉外谋杀案让他不得不与机器人丹尼尔奥利瓦合作破案,从此,贝莱与机器人丹尼尔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一起成功侦破了发生在索拉利的“密室悖论谋杀案”和发生在奥罗拉星球上的“人形机器人无故心智冻结案”,为地球人的银河殖民开辟了道路。然而,随着地球人不断壮大,越来越衰落的太空族再也无法袖手旁观,破坏地球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而此时贝莱早已离开人世。继承贝莱遗志的两个机器人丹尼尔和吉斯卡如何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承担起保护地球的重任,辉煌的银河帝国由谁铸造?而地球人,是毁灭,还是走向辽阔的银河……


名人评书

◆被马斯克用火箭送上太空的科幻神作,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阅读书目。

◆“银河帝国”百万册全新纪念版!

◆人类历史不容错过的系列小说(BestAll-TimeNovelSeries)——世界SF小说协会,1966年,俄亥俄州

◆阿西莫夫永恒的科幻经典!十年来,数万次修订,成就中文世界经典译本。

◆《银河帝国》系列小说,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人类有趣迷人的故事,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

◆辉煌的银河帝国由谁铸造?而地球人,是毁灭,还是走向辽阔的银河……

◆1999年经典电影《机器管家》,选用本书为蓝本。

◆2004年好莱坞卖座电影《机械公敌》,改编自本书创意。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由本系列创立!

◆机器人科幻小说文学类型创始于本系列作品集!

◆完整经典的机器人科幻小说作品集!“机器人科幻小说之父”阿西莫夫本人喜爱的系列作品。

◆出版60年来,“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已经成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本法则,阿西莫夫笔下的智能机器人和人类进行太空殖民的梦想正随着科技发展一步步变为现实。阿西莫夫本人曾说,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许多科学家的偶像。而由他开创的机器人科幻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以及逻辑严密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则不断被后世的科幻作家和好莱坞编剧们借鉴,发扬光大。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二、除非违背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三、在不违背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附赠纪念版精美笔记本

推荐您购买读客其他畅销书:


媒体书评

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光芒万丈。——埃隆·马斯克

阿西莫夫是这个时代尤为伟大的阐释者之一。——卡尔·萨根(著名天文学家)

女士们,先生们,世界上只有一个艾萨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著名科幻作家)

阿西莫夫,一个为世间万物而生的人。——肯德里克·弗雷泽(著名科学编辑)

阿西莫夫的作品,干净利落,悬念出彩。——《纽约时报》

我们的想象力从此被阿西莫夫左右。——《卫报》

世界上从来没有过像他这样的人,而且,我想再也不会有像他这样的人了。——弗雷德里克·波尔(著名科幻作家)

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究竟有多少线的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或某一个小故事而触发了灵感,我们也无法知晓,究竟有多少普通百姓因为同样的缘故而对科学事业有了感情。——卡尔·萨根(著名天文学家)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的基石。——詹姆斯·冈恩(著名科幻学者)

艾萨克·阿西莫夫不仅是重要的科幻小说作者之一,他还是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本·波瓦(著名科幻作家)

当你为错过阿西莫夫的书而哭泣时,你也将错过整个宇宙。——马伯庸(作家)

阿西莫夫讲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预先去想象未来,有些事情你可以选择让它发生,有些事情你可以选择不要让它发生。——蔡康永(知名主持人)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其实都生活在“已经发生的未来”之中。为此,我们有必要时常重温阿西莫夫,重温那些澎湃的想象力。——罗振宇(资深媒体人)

阿西莫夫是位真正伟大的科幻作家,他的想象,直至今日仍是幻想世界的边疆。——姚海军(《科幻世界》主编)


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

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的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与自然的奇迹”这个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阿西莫夫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作家,其著作几乎覆盖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上天下海、古往今来、从恐龙到亚原子到全宇宙无所不包,从通俗小说到罗马帝国史,从科普读物到远东千年历史,从圣经指南,到科学指南,到两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实、严谨而又充满幽默风趣的格调,为了尽情发挥自己诙谐搞笑的天赋,他甚至还写过一本《笑话集》。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是当代机器人学的基本法则,他预言了今天的生物科技,预言了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预言了人类将进行太空殖民。

终其一生,阿西莫夫引以为豪的是:《银河帝国》系列小说。

埃隆·马斯克是阿西莫夫《银河帝国》的忠实粉丝。就是年少时读的阿西莫夫作品,为马斯克的太空梦埋下了一粒种子。马斯克在接受《卫报》采访时就说过:阿西莫夫教会了他“文明是周而复始的”,也是在《银河帝国》中,他初次看到“45亿年来,人类有可能将生命延续至地球之外。”

译者:叶李华


目录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目录

引言/I

*篇小机/1

第二篇转圈圈/29

第三篇理性/55

第四篇抓兔子/81

第五篇骗子!/109

第六篇消失无踪/135

第七篇逃避!/171

第八篇证据/203

第九篇可避免的冲突/235

银河帝国9:钢穴

目录

机器人小说背后的故事/I

*章局长/1

第二章捷运/14

第三章鞋店/27

第四章家人/37

第五章分析/52

第六章低语/66

第七章太空城/75

第八章机器人?/90

第九章太空族/103

第十章午后/118

第十一章脱逃/133

第十二章专家/148

第十三章仪器/164

第十四章名字/181

第十五章逮捕/196

第十六章动机/209

第十七章终止/224

第十八章结案/236

银河帝国10:裸阳

目录

*章问题/1

第二章老友/16

第三章死者/30

第四章女子/44

第五章案情/55

第六章推论/67

第七章医生/82

第八章太空族/95

第九章人形机器人/109

第十章文明/120

第十一章育场/133

第十二章箭靶/147

第十三章机器人学家/162

第十四章动机/174

第十五章光雕/186

第十六章解释/202

第十七章会议/215

第十八章答案/229

银河帝国11:曙光中的机器人

目录

*章贝莱/1

第二章丹尼尔/31

第三章吉斯卡/58

第四章法斯陀夫/80

第五章丹尼尔与吉斯卡/104

第六章嘉蒂雅/142

第七章法斯陀夫之二/177

第八章法斯陀夫与瓦西莉娅/206

第九章瓦西莉娅/231

第十章瓦西莉娅之二/256

第十一章格里迈尼斯/276

第十二章格里迈尼斯之二/297

第十三章阿玛狄洛/325

第十四章阿玛狄洛之二/345

第十五章丹尼尔与吉斯卡之二/376

第十六章嘉蒂雅之二/402

第十七章主席/419

第十八章主席之二/447

第十九章贝莱之二/472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目录

*篇奥罗拉/1

·后代

·祖先?

·危机

·另一个后代

第二篇索拉利/111

·弃置的世界

·船员

·监督员

第三篇贝莱星/185

·殖民者世界

·演说

·演说之后

第四篇奥罗拉/269

·老领袖

·计划、女儿

·精神感应机器人

·对决

第五篇地球/383

·神圣世界

·大城

·刺客

·低领法则

·落单


经典语录及文摘

银河帝国9:钢穴第十一章脱逃

有一种竞赛游戏,青少年称之为“奔路带”。它的规则在全球各个大城皆大同小异,一个来自旧金山的少年,可以毫无困难地参加开罗当地的奔路带。

简单地说,这个游戏是要玩家利用大众运输系统,从甲地前往乙地,其中担任“领导者”那个人,要尽可能甩脱所有的“追随者”。领导者若能单独抵达目的地,或是追随者始终紧跟在后,都能享有技艺超群的荣耀。

这种游戏通常选在傍晚的高峰期进行,借着通勤的人潮来增加危险性和复杂度。领导者出发后,就在加速路带之间跑来跑去,尽量做些别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例如在某条路带上尽可能停久一点,然后突然跳到旁边的路带。他也可以迅速跑过几条路带,然后出其不意地停下脚步。

如果追随者不小心冲过了头,那就很遗憾了。除非他的身手异常敏捷,否则还来不及更正错误,他和领导者的距离已经开始拉远了。这时,聪明的领导者会赶紧跳到另一条路带,以便扩大战果。

有时候,领导者会登上捷运带或缓运带,然后尽快从另一边跳下去,这么一来,追踪的复杂度便会增加十倍。你若完全不碰这两种路带就是耍赖,但在上面逗留太久同样不行。

成年人很难体会这种游戏的吸引力,尤其是那些自己年轻时不曾奔过路带的人。而合法的用路人都恨透了那些玩家,所以每当近距离接触,玩家无不赶紧逃之夭夭。此外,警察会毫不留情地对付他们,父母的处罚更是免不了。而且无论是在学校或是次乙太网路上,他都会受到师长的责骂。根据统计,这种游戏每年总会导致四五个青少年死亡,数十人受伤,以及数不清的无辜路人受到程度不一的波及。

然而,奔路带的玩家是无论如何不会消失的。游戏越危险,玩家就能得到越大的无价奖赏——同伴们的钦佩眼光。一个成功的玩家整天神气活现,而成名的领导者更是有如一方霸主。就拿以利亚贝莱来说,即使到了今天,他对自己奔路带的纪录仍旧感到自豪。他曾经领导二十个玩家,从中央区一路奔到皇后区的边界,途中跨过三条捷运带。在那马不停蹄的两小时之间,他甩掉了几个**的布朗克斯区玩家,*后独自一人抵达终点。后来,这则佳话流传了好几个月。

当然,如今贝莱已经四十几岁,已有二十多年没奔过路带,但他多少还记得一些技巧。虽然身手不再那么矫捷,但他可以截长补短,别忘了他是一名警务人员。只有像他这样经验丰富的警察,才有可能对这座大城了若指掌,连每条巷道的头尾几乎都能如数家珍。

他以利落的步伐逐渐远离食堂,但并没有走得太快。一开始这几十秒是*危险的,他随时预期背后会有人大喊“机器人、机器人”。他一面走,一面仔细算着脚步,直到脚底终于传来踩上加速路带的感觉。

他停了一下,机丹尼尔顺利跟了上来。

“他们还在我们后面吗,丹尼尔?”贝莱轻声问道。

“是的,而且越来越近。”

“等着瞧吧。”贝莱信心满满地说。他随即东张西望一番,在他看来,左侧各条路带上的人都在快速前进,而且离他越远的人速度越快。虽然他这一辈子,几乎每天都会踩上路带好几次,可是若说弯下膝盖准备在上面狂奔,却是七千多天以前的事了。昔日那种熟悉的刺激一下子涌上心头,他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

这时,他根本忘记了自己严禁儿子参与这种游戏。班有一次奔路带被他逮到,他不但没完没了训了他不知多久,还威胁要将他交给警方看管。

他轻巧地、迅速地(以“安全速度”的两倍)向更高速的路带走去,为了对抗加速度,他将身体猛力向前倾。缓运带在他身旁呼啸而过,有那么一下子,看来他好像要爬上更高的速度,不料他突然开始后退,一面忽左忽右地闪避人群,一面退向人潮越来越密的低速路带。

*后他停下脚步,待在时速只有十五英里的路带上。

“还有多少人跟着我们,丹尼尔?”

“只剩一个了,以利亚。”那机器人站在他旁边,非但脸不红气不喘,连头发都依然服帖。

书友评论及读后感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的书,(美)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