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保富法》

PDF

作者: 聂云台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 9787511256553

作者简介:

聂云台,曾国藩外孙,生于官宦世家,却秉遵曾氏遗训,远离官场,义无反顾放弃唾手可得的仕途,于商海中沉浮砺练,开办银行,经营航运,开发矿产,从事纺织,终成叱咤大上海风云的工商巨头,华商纱厂的巨子,曾任旧上海首任总商会会长,全国纱厂联合会副会长。中年研习佛法,经悟人生。拜谒印光法师,与弘一法师同门。遁世入佛,尔后窥得佛法大乘精义,又由佛入世,一部《保富法》竟成逸响,道尽人生真谛,勘破财富本源。乃散尽巨额家产,布施于人,造福为众,为一代名居士。

内容简介:

在抗战期间,上海社会崇尚华丽糜费,骄逸奢侈成风。聂云台老居士有感而作,于1942、1943年间编撰成《保富法》一书,在上海《申报》上连载,激荡时人之心,数日之间,便收到助学献金四十七余万银元,一时传为佳话。作为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居士一生亲眼目睹诸多显赫世家的兴衰沉浮。太平天国以后,湘军的一些肱骨名臣、爆发户、中兴时期北京和上海滩的一些富贵人家,家道纷纷败落,聚敛财富不积厚德之家富不过三代,以及居士对照自家沉浮,深有感触。遂将自己个人一生所接触的、亲眼所看见的,融合历史的经验教训,向人们证明了一种天理循环、因果报应的道理,并以自己的七世祖乐山公的善积福缘而庇荫后人为佐证。指出其人之居心以及对财物的取舍,与后代子孙的昌达有莫大的关系。为善加福于人,自己自然得其福,后代子孙亦可昌隆繁茂;若广肆聚敛,掠夺不义之财,为恶加害于人,自己自然得其祸,子孙后者也将受到贻害而衰微。另一方面,在书中,聂云台居士用佛学的观点来说明怎样才能得到财富和保住财富。世人皆想发财,却不懂得如何如理合法地谋得财富,以及怎样合理使用财富。居士由佛入世,阐精述要,告诫世人,获得了财富,不能仅仅只是为了个人享用,而应该懂得回馈社会,用一部分财富来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好事。名为“保富”,实则叫人散财为善。劝告世人应懂得散财布施,修福修善。惟有深信因果,培福开源,懂得惜福,爱惜福报,行善积德,放远见识,宽大心量,才是保福保富的*好途径。所以,有无财富,那是福报;会不会用财富,才是智慧。只有懂得合理支配财富,广积善德,为福民众,才能福泽后代,源远流长。是为“保富”。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23 7.8k
追问
2025-04-23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23 2.5k
即兴演讲
2025-04-23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读《保富法》之前,要先了解作者聂云台。聂云台(1880~1953),名其杰,号云台,湖南阳人,曾国藩的外孙。母亲是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聂云台曾去美国留学,回国后开办企业,积累了相当财富。民国15年,因大病缠身,企业经营不善遂退而成佛教居士。民国32年,因骨痨而锯掉一条腿,更少过问世事。《保富法》写于民国三十一、二年,其时聂云台的身体正是最为苦痛的时候。也许正是企业经营上的风波,以及身体所遭受的苦痛,让聂云台感触颇深,加之学佛之后,又有很多体会,所以写出了《保富法》。《保富法》的文字本身并不长,这本书中除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保富法》是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是中国的聂云台.提起这位作者也许是已经够知名了,要是提起他的外祖父就更是家喻户晓了,竟然是大清栋梁之一的曾国藩,他的事迹现在是非常被年轻一代所推崇,他的文攻武略也是越来越被大众所知晓,如今《曾国藩家书》也快弄得洛阳纸贵了。而他的外孙聂云台也同样出类拔萃,他虽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是却能从中走出来,致力于经商,并且是能越做越大,足见其智慧的不凡。他经商历经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么多的变化,可谓是历尽沧桑。在他的闲暇时间里他热衷于慈善和学习佛法,并且能和著名的佛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一直想找这样一本书,终于找到了,我觉得很受启发。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发财,并且保持住财富,这件做起来不容易,希望这本书能让大家收益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收到货了,还没拆开看,在很多地方都有人推荐这本书,一直想买来着。(好吧,我是来骗积分的)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保富法》是曾国藩先生的外孙聂云台所著。聂先生写著此书,可说是用心良苦:将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融合历史的经验教训,编成这本震撼人心的好书,目的在提醒世人“如何才能真正地保有财富”,避免重蹈贪财者的覆辙。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用保富为名,书中实则劝喻世人应懂得惜福修善,宽大心量,深信因果,培福开源,散财布施,如此便臻于保富之最高境界。所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是也。表面上说的是如何保护财富的方法,其实讲的却是怎么做人行善的道理。温良敦厚,苦口婆心,字里行间,透着一种今天某些美文中少有的人性关怀。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虽然我现在不富,也不贵,但是无意间看到这本书,读后心有同感。以为是教人致富保富的“秘诀”,没想到却是教人如何将有形的物质财富,换得永葆的无形财富。如何保富?如何让财富一代延续下去?金银铜铁,都有可能因为年久日深,而腐烂生锈,但是精神方面的财富,确实长久常新的。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财富如流水,在源头时能够辨别出脉络,最终涓涓细流汇入江海,才能滋润万物润泽天地。一个企业家的价值最终体现在让多少的社会群体享受了他的财富,而不是缩在自己的金钱帝国里骄奢淫逸。这么看,“富不过三代”是生态法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得到更多的财富其实未必是好事,而家中钱财少,但问心无愧的去生活真的好过家中万贯不义之财。聂老先生,以报复为题目,内容却是让人不拿不义之财,不留不义之财给子孙,这才是完全安全的“保富法”啊!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一个人的财富是自己生命时光的凝结,能主动捐出自己财富,是在善良心态的感召下的举动。这种善良情感的萌生和巩固,对后代的成长和成功是极有益处的。财富拥有者参与慈善活动虽然减少了日后的遗产,但对子孙后代只有好处,不会有害处。这就是《保富法》的精髓所在。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赚钱的门道千差万别,而保富的道理千篇一律——只可惜,人们总是对于花里胡哨的旁门左道乐此不疲,却对万变不离其宗的简单常识视而不见。悲乎哉,大悲也。那么,《保富法》要说的这个千篇一律又千古不易的保富常理究竟是什么呢?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虽然我现在不富,也不贵,但是无意间看到这本书,读后心中很有一种戚戚然的感觉。以为是教人致富保富的“秘诀”,没想到却是教人如何将有形的物质财富,换得永葆的无形财富。如何保富?金银铜铁,都有可能因为年久日深,而腐烂生锈,但是精神方面的财富,确实长久常新的。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聂元台居士的保富之法,结合了儒家的道德指令和佛家的生命智慧,前者讲礼仪廉耻、讲仁义爱心、讲厚德仗义、讲勤勉恭俭,后者讲因果轮回、讲福祸转换、讲积德行善、讲空色疏财,两相融合,遂成其保富哲学之根本。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人如果光看眼前的物质上的充裕便利,沉溺于感官上的刺激与所谓的过瘾,就会让自己的心百年的很浮躁,这样,是什么都做不到,与其留下万贯家财让自己的子孙沉溺在声色犬马这几样牢笼中无法自拔,不如留下治世的明方与治家的经验,这才是大智慧。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佛陀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道理可通达,行之甚难。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又如夫子所言:“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何为富贵,古代先贤早已明确。我们这些后辈,铭记古训即可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