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

血色黄昏

血色黄昏 PDF

作者: 老鬼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0

ISBN: 9787513300919

页数: 551 页

作者简介:

老鬼,本名马波。1947年生于河北省阜平县,4岁来到北京父母身边,先后在北京华北小学、育才小学、师大一附中、四十七中学习。1968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内蒙古锡盟西乌旗,在草原生活了近八年。1976年调到山西大同矿山机械厂当工人。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2年大学毕业先后在文化艺术出版社、法制日报社干编辑工作。1989年应邀到美国布朗大学做访问学者。1995年回国,著有《血色黄昏》、《血与铁》、《母亲杨沫》、《烈火中的青春》等著作。

内容简介:

《血色黄昏》内容简介:“文革”期间,为响应领袖毛泽东“上山下乡”的号召,北京四十七中学生林胡与雷厦、徐佐、金刚等同学,满怀革命豪情及对未来的憧憬,步行到内蒙古草原扎根。林胡个性偏执、好斗、倔强,因打架而被兵团定为“现行反革命”,开始了长达八年众叛亲离的劳改生活。一个根本不理他、甚至不愿和他说话的姑娘,成了他全部的精神寄托;讲义气、好面子,对“叛徒”深恶痛绝的雷厦,最后却无意中背叛了肝胆相照的朋友;徐佐则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固执地要在内蒙古草原上寻找到理想的归宿;金刚为了能够平安地活着,崇尚“畏怯哲学”,把吃、穿看作人生的最大享受……逮捕、痛打、审讯、上纲上线、戴帽批斗,在拥有绝对权威的军人的恐怖统治下,内蒙古草原上演了一幕幕人性的悲喜剧:狂风暴雨中,六十多条棉被盖上了种子库房顶;熊熊烈火里,六十九个青春的生命瞬间化为黑炭;送战友上大学的路上,五十多名女知青放声恸哭……而成千上万青春的血汗,换来的却是大草原的毁灭。

刚直不阿的主人公林胡,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他在压迫之下,反而萌生了要与黑暗专制制度斗争的决心。八年里,他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中挣扎:狂喊、怒骂,夜复一夜的思想斗争,一纸纸发向兵团各级官员的申诉信,倾注全部生命激情的单恋,以及时时涌动着的野兽般的性欲……沉重得令人窒息。

作品数易其稿,辗转十多家出版单位而无人问津。在著名编辑岳建一先生的促动下,一九八七年工人出版社将其出版,随即轰动世界,刮起一场经久不息的“老鬼旋风”。至今已有港台、日、英等多种版本问世。

小说全面展示了兵团的政治生活运作,上至兵团总部,下至连队组织政治运动和思想改造的场面。……《血色黄昏》是最具有价值的一部知青题材长篇小说,它描述了真的人生和真的历史。知青苦难的历史终于得到了还原。毫无疑问,它是知青文学的一块里程碑。——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

我想,人活一世,应该明明白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留下一条真实的生命轨迹。

——老鬼

猜你喜欢

风起陇西
2025-04-14 9.3k
2025-04-14 2.3k
北上
2025-04-14 1.9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长久以来,受审查的限制,关于建国后特别是文革时代,公开的历史资料讳如莫深,年轻的一代也仅仅是在革命电影中获得一点皮毛认识,在当今贫富差距拉大、腐败丛生的年代,部分人甚至被挑起对毛时代的狂热崇拜。但《血色黄昏》粉碎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它揭露了那个非正常时代血淋淋的现实:天真幼稚的城市知青带着无限豪情、幻想改变边疆落后面貌,却不料被兵团干部、现役军人作为劳动工具、发泄工具;满口革命的干部、现役军人不过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整人为乐,玩弄知青,大肆贪污公物的伪君子;可怜的知青、农工犯一点小错被打成反革命,带“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文革”期间,为响应毛泽东“上山下乡”的号召,北京四十七中学生林胡与雷厦、徐佐、金刚等同学,满怀革命豪情及对未来的憧憬,步行到内蒙古草原扎根。林胡个性偏执、好斗、倔强,因打架而被兵团定为“现行反革命”,开始了长达八年众叛亲离的劳改生活。一个根本不理他、甚至不愿和他说话的姑娘,成了他全部的精神寄托;讲义气、好面子,对“叛徒”深恶痛绝的雷厦,最后却无意中背叛了肝胆相照的朋友;徐佐则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固执地要在内蒙古草原上寻找到理想的归宿;金刚为了能够平安地活着,崇尚“畏怯哲学”,把吃、穿看作人生的最大享受…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含着泪看完了《血色黄昏》,好书!一种强烈的震撼让我无言,作者的勇敢、坦荡让我敬佩有加。杨沫老师的《青春之歌》是我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那时我才13岁,在舅舅家阁楼上的木箱里翻到了这本禁书,一连三天躲在上面啃完了我人生第一顿精神大餐,自那时开始懂得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为理想而奋斗。去年又读了《芳菲之歌》、《英华之歌》,我的在如今的商品大潮中被日益污染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涤,最后一部书里林道静和卢嘉川那种永远相离又永远相依,任什么样的苦难和厄运都无法将其分离的爱情,让我读着读着泣不成声,很遗憾,如今再难找到那么伟大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历史不忍细看。最近喜欢找一些反应真实文革的书来看,研究那段历史,缓解一下工作的压力,找到中国现在人性恶的源流。利用公司视频培训的两天,把《血色黄昏》看完了,愈看愈觉得沉重,愈觉得怒不可遏,胸中似乎有股火要喷出来。我相信老鬼写的99%都是真实的,只有真实才会写出这样的独白和愤怒。感谢老鬼,感谢文字的力量,让我们真实的了解那段历史,剥去美化文革的绿色外衣。研究生毕业赶上金融危机,找不到工作又没有门路,到青岛一家大券商干客户经理,每天站大堂跑客户,挣几个辛苦钱,公司稍好一点的岗位一空出来马上有关系顶上,你研究生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知青文学"的提法始于1983年。当时出现了一个知青作家群。一批出身知青的作家以写知青生活步入文坛。最初"知青文学"指文革中下乡的知青写知青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基本上是短,中,长篇小说。后来有些学者把知青文学的研究扩大到包括文革前及文革中描写知识青年的作品。有的研究包括知青的地下文学作品或诗词日记。稍后的有些研究把报告文学及知青回忆录等都纳入知青文学。自1979年起知青文学作品开始增多,而且与文革中的知青作品有了明显分野。比如涉及到上山下乡阴暗面及知青的悲惨遭遇。这时期影响较大的作品有竹林的小说《生活的路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大约十年前吧,表姐的儿子看的一本<血色黄昏>,我被深深吸引了,霎时引起心灵剧烈的震动碰撞,我多次放下书涕泪滂沱,百感交集.如今我已四十好几了,但我敢说这是我人生中印象最深最好的作品,我会永生不忘,它已雕刻在我的心里,不用重读想起来就心痛且感慨万千.我的哥哥表哥表姐在那个年代先后走向祖国边疆,聚少离多,如今带回一身疾病,每天数钱着吃药,住房子女工作都不堪重负,我深深爱着他们,我也是那个时代的见证.我的不少同事兵团回来,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吃苦耐劳,不少走上领导岗位,有两位优秀的大姐至今未婚。现在,我要替我那从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小说比较真实地描绘了文革期间内蒙古知青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大量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和人性善恶,震撼心灵。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在知情文学里描写的非常细腻的一部作品,很多年前读书的时候在图书馆借阅过后一直感觉都很震撼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还不错吧,但是自己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有点理解不了!如果让现在年轻人看,可能更无法理解!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这部作品我印象很深,这是揭露文革时期生活比较鲜明的作品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对那段岁月最真实的回顾,凡事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无不心酸。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这本书很好,很真实,我特喜欢。记得那是1990年我的师傅是个老知青,也是去内蒙插队的知青,她借我看了这部书,我也很喜欢,很多年我都想找到这本书,今天终于在当当网上买到了,当当网真好,让我足不出户就得到了我喜欢的书。谢谢当当网!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看过季羡林的《牛棚札记》,一下子对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强烈的兴趣,于是收集了一下,据说《血色黄昏》正是那一时期最为著名的作品。曾一度被禁版,更增加了阅读的兴趣。一直缺货,直到终于看到了。值得细细读来的一本纪实体书籍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血色黄昏》实录了老鬼的沉重回忆。面对该作庄严而残忍的真实,我起敬肃然。置身其中,常常忘记是在编稿,慨叹、忧愤、惊悸……那古已有之的人类最美好感情,竟像拖死猪一样,被拽到人造太阳下,扒得精赤条条,历尽唾、踢、踩、耍。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断断续续用了近一周时间阅读完《血色黄昏》,这部50万字的小说比较真实地描绘了文革期间内蒙古知青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大量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和人性善恶,震撼心灵。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