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

《维多利亚》

PDF

作者: [以]迈克尔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ISBN: 9787544248655

作者简介:

萨米·迈克尔(SamlMlclaael),以色列著名作家。1926年生于伊拉克,在巴格达一个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教派林立的城区长大,后因从事左翼运动被迫迁居以色列海法。凭借深厚的复合文化功底和背景,多年来从事民族文化融合、移民、人权维护等人道主义活动,在全球

内容简介:

本书取材于作者母亲的一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格达一座杂乱的犹太宅院里,娴雅如水的族长女儿维多利亚,不仅要忙于照顾家人的衣食起居,还要与院子里或率直或粗野、或善良到无知或邪恶到不自知等各色女人朝夕相处。自孩提时代起,她的一颗心就牵系在堂兄拉斐尔身上。在权利与阴谋、诱惑与背叛、生命与死亡的缠结中,一出爱恨交织的沧桑大戏拉开大幕……如今,在以色列的一座老人院里,维多利亚正把一生传奇娓娓道来,展开了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家族百年秘史。

猜你喜欢

风起陇西
2025-04-23 9.3k
2025-04-23 2.3k
北上
2025-04-22 1.9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这个故事说是取材自作者母亲的一生,如此,文字中必定流淌着浓浓的爱与深深的怀念,这似乎能说明维多利亚之为维多利亚的一切非凡与不俗:母亲的形象永远是至美至高贵的,哪怕她成了没牙的老太太。犹太家庭的宅院那么脏乱,维多利亚永远清新如风。犹太女人那么粗俗耿直,维多利亚永远娴静如水。女伴们那么炽热表白感情,维多利亚永远含蓄温婉。世道那么动荡不安,维多利亚永远处变不惊。儿孙那么闹腾欢实,维多利亚永远心怀疏离与辽远。......维多利亚,从一战前巴格达一个犹太家族庭院里的少女到以色列公寓楼里的耄耋老人,那份少女的矜持、自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记得阿富汗战争时,有一幅照片很有名。那是一张去掉了厚重面纱的阿富汗妇女的照片。女人的脸庞清秀、五官分明。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双大大的眼睛,深邃、恍惚、无措、坚毅,其中写满了故事,深深的让人眩晕,像秋天的湖。中东女人最为神秘,她们的神秘吸引着每一个人,无论男女。昏黄的天空下、穹状的土堡内、厚重的面纱里,在男人一统天下的中东国家,女人究竟藏着怎样的情怀。《维多利亚》不疾不徐地为我们打开了这扇通往神秘心灵的大门。毫无疑问,维多利亚是所有女人中的佼佼者。她的优秀在于她从未妥协过命运。有人说她一生都是为拉斐尔而活,但我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第一次看这个国家作家的书。生活背景离我们比较远,但是人物个性鲜明。人生中该有的妥协,勇敢,有时候就是要坚持。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不愧是书评中说的“最中东”、“百年秘史”。真难以想象,一个人需要有多大的意志,才能承受如此沉重的苦难!在活着都成为一种奢侈的情况下,生命的尊严展现着刺目的光芒。推荐购买!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一个家族的百秘史,一个女人的传奇一生,丰沛、厚重,好像奔腾的湍流,载着那些光影的细节,和隐秘的内心悸动,流淌着,奔向远方。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历尽沧桑的女人一定有着丰盈的智慧,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这样的传奇故事常常成为我的枕上爱宠。时间是一片荒野,让人抛却年华挣扎前行。有人千回百转抵死缠绵,有人荡气回肠爱恨大观。这个叫做维多利亚的女人,经历了万千悲喜,将一生的敏慧溶为文字,淡淡讲述了一段不可复制的绚丽传奇。萨米.迈克尔说:“即使是一个没了牙齿的九十多岁的老太太,她在玩公主等待王子的游戏时也会变得异常美丽。”谁说不是呢。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以前读以色列人写的书很少,这个萨米还有一本《瓦地的小号》。他大概是个人道主义者。这本书一般被称为他的代表作,应当之无愧。还未看完,开头很精彩。一个女人,来自遥远深沉的家族的女人,在桥人跑/走着,身边人来人往,但她自己孤身一人,无人陪同。她只能一边看着人群变多变少,一边默默在心中为自己叨念。念叨之间,步子流连之间,桥下的水流逝之间,她的一生渐渐闪回,闪到遥不可及的巴格达……原来以为会走向巴比伦,会在苍凉之中显出悲壮之色。但她的展开,却是渐渐将镜头拉近,拉近,再拉近,最后落到那个住了许多人的院落。一个老家族,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荡气回肠。记得以前看过相似的一本书,讲的是西班牙的故事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这部小说,我觉得挺有趣的。看着知道了一些自己不曾了解过的中东风情。但也有点难懂,或许是因为还不能很好的看完看透的原因吧。总之书的质量不错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没多大感觉,就像一部纪录片,不过很佩服作者的小说水平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廖一梅“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犀牛里的明明这样说。于是她舍弃一切,飞蛾扑火般去找那个弃她如敝履的男人。“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犀牛里的马路这样说。于是他舍弃一切,杀死自己最好的朋友图拉,绝望地将她的心和自己,献给那个弃他如敝履、那个他称之为拥有天使的面容和婊子的心肠的女人。你是不同的,惟一的,柔软的,干净的,天空一样的,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你是纯洁的,天真的,玻璃一样的,你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隐忍是美德,但也是累赘。维多利亚很丰富,但不免凄苦。生存的另一种意义可能就叫做忍耐。对时间、亲人、岁月、甚至自己,的忍耐。然后,就这样一个人,或和世界一起地老天荒。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前尘往事不堪看,残阳遁去心依旧。一个人的爱欲情仇,看着如此微不足道,却是那般波澜壮阔。不忍读,不忍看,不忍的是那颗心,对那些再也无力把握的人生的不可触及感。维多利亚,爱着拉斐尔,但无关信任。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仍在原地,地老天荒。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萨米·迈克尔,以色列作家,很糟糕的老头,看照片的话。但是不容小觑,导演,编剧,将文字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甚至让人很纠结他的国籍。身份背景复杂一点总归会让人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尤其是对嗜文为生的人而言。维多利亚是个庸俗的名字。这个世界上,包括现实生活和虚构空间,甚至每个人的心中,无论关于人或事的,有千千万万个维多利亚。但这一个却是独一无二的。被迫着过于早熟,跟年龄不相符合的沉稳,热爱爱情却逃遁得远远的……浅薄的女权主义者注定会叫嚣,因为萨米这个糟老头竟如此深谙这位迷人的维多利亚的心,从孩童到少女再到少妇,甚至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读起《维多利亚》,仿佛一下子跌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里面充斥着男权世界特有的优越和女人在命运面前的哀伤、彷徨。卷首处,当维多利亚在没有男伴的陪同下,独自走上离家很远的浮桥上时,我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来体味她的孤独无助的。而随着故事的慢慢展开,女主人公忠贞、坚忍的爱最终跨越了文化背景的差异,征服了我。维多利亚是沉默而坚忍的,她诠释爱的方式从不诉诸于语言。即便这样,当她在九十二岁的丈夫拉斐尔的病床前献上六十八年来唯一的主动一吻,并为之脸红时,谁又会怀疑这份爱的坚贞?我不想说维多利亚是以色列万千女人中的佼佼者,因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