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集》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在一个旧式贵族家庭,曾先后就读于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屠格涅夫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致力于描绘和建塑俄罗斯民族特有的人情风俗、伦理观念,以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的俄罗斯民族风骨。主要作品有《猎人笔记》《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他的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寒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短篇小说《神》《鬼》;散文《随想录》,等等。
他的译作包括《木木集》《家庭的戏剧》《红花集》《草原故事》《文学写照》《夜未央》《狱中记》《迟开的蔷薇》《秋天里的春天》《散文诗》等。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屠格涅夫的《木木》《普宁与巴布林》两部中篇小说,前者写于1852年,后者完成于1874年。《木木》写的是一条小狗“木木”和聋哑农奴的悲剧性命运,小说的人物原型就是作者的母亲和她的看门人。在专横的女地主的压迫下,哑奴心爱的姑娘被迫嫁给一个酒鬼,相依为命的小狗木木也被淹死,绝望中他不辞而别……《普宁与巴布林》是屠格涅夫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回忆,小说中祖母的形象,专横,反复无常,不能容忍一点反对的意见,这跟作者母亲有许多相似之处。小说中的普宁就是屠格涅夫母亲的秘书、家奴费尔多·伊凡诺维奇·洛巴诺夫,屠格涅夫后来说,他是“*个唤起我对于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兴趣的老师”。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