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黑塞作品06:漂泊的灵魂》

PDF

作者: [德]赫尔曼·黑塞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ISBN: 9787542638908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sseHermann,1877-1962),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荒原狼》《流浪者之歌》《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1946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年病逝,享年85岁。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内容简介:

《漂泊的灵魂》由《早春》、《怀念克努尔普》和《结局》三篇连续性的小说组成,是黑塞著名的“流浪汉体”小说。主人翁克努尔普是个和蔼的流浪汉,流落于城镇之间,寄居于友人的住处,吃着友人们给的食物。克努尔普一直不愿受制于任何行业、地方或是人,甚至还离弃了与自己一同徒步旅行的同伴,而与他一同徒步旅行的同伴很可能就是赫尔曼?黑塞本人。克努尔普的流亡是幸福的、专注于自我的。然而,《漂泊的灵魂》背后隐藏的是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在这个艺术家眼里,自己的解放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是没有道德可言的。克努尔普在一场暴风雪中死去,他来到上帝面前,坦诚自己虚度了一生。然而,克努尔普却被告知,自己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给芸芸众生带去对自由的一点思念之情。《漂泊的灵魂》第一部分《早春》发表于一九○八年,和第二部问世相隔有八年之久。这是黑塞本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他在一九三五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作家描绘吸引自己的东西,而克努尔普这个形象对我有极大吸引力。他是‘无用的’,可他很少干坏事,比那些有用人干坏事干得少得多,而评判那些人不是我的事。我深信,若是象克努尔普这样有才能而且富于活力的人在他的周围世界找不到一席存身之地,那么这个世界是和克努尔普同样有的。”黑塞笔下所创造的这位无所事事者也吸引了另外一位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他认为这本散文小说是过渡年代中最美的小说集,“而《漂泊的灵魂》,这个浪漫主义世界孤独的晚生子,在我看来是小小德意志的不朽的一部分,是一幅风俗画,它同时象一首民歌,充满了纯洁的音乐”。

猜你喜欢

风起陇西
2025-07-11 9.3k
2025-07-12 2.3k
北上
2025-07-11 1.9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哲学思考虽然并不是最喜欢的作品,但仍然带给我很多思考。和色谱走的是山的道路,而不是世俗的道路。他虽然漂泊一生,但他的灵魂是伟大的。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出差路上就一口气看完了!越来越喜欢黑塞了,"每个人都各自拥有自己的灵魂。那是不能同别的灵魂交杂混合的。"最喜欢克努尔普说的话!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喜欢的这套书的封面设计,青灰的颜色是漂泊的基调。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帮朋友买的,很喜欢黑塞的作品,从《悉达多》开始,很喜欢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很喜欢黑塞的书打算一本一本去看,很孤寂的灵魂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朴素的语言,感人的故事,值得思考的思想,黑塞,我喜欢的作家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由3篇小说,组成了流浪汉小说,还没拆开,准备拜读。。。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克努尔普在各个小镇晃荡了一生,濒死之际有些后悔了,结果神说一切都是该有的样子是我让你去流浪的我让你把对自由的向往带给定居者们...克努尔普就心满意足地挂了...我觉得我得过一段时间重新领会一下才行==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书比较薄,黑塞的作品还可以,三个故事也还可以,灵魂的高度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一口气看完了,看到最后才看明白作者要说什么。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只读了《荒原狼》还没有来得及读,有待读了后追评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这部中,很多篇目都曾经读过。重新再读,依然感动。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儢畲刚看完,要的加我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我们都爱着自由,都爱着行走天涯,可是,最终我们大部分选择了安定生活。想象那个时候的黑塞,一战前夕,出版了这部作品,究竟带着怎样的意义,当然也许,这些都说的太大了,一战毕竟还没发生,对于人们也许还是什么也没察觉。将近不惑之年的作者,写出这样一部出发的作品,让人觉得是个谜。也许,这部作品,最闪亮的是那些藏于文字间的小诗,是对于远方过程中的风景的描写,属于一首民谣,纵然不能出发远行,至少也读起来舒服,流畅。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整体感觉不错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