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耶路撒冷告白》

PDF

作者: 利皮卡·佩拉汉[孟加拉]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 9787550288843

作者简介:

利皮卡·佩拉汉(LipikaPelham)生长于孟加拉国与印度边界,过去二十年来她曾住在英国、摩洛哥、约旦与以色列等国家。她自二十出头便加入BBC国际频道,并曾在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北非、中东等地进行采访。2005年佩拉汉举家迁往以色列,她在当地拍摄纪录片并获奖不断,当中包括2010年声名卓著的地中海国际纪录片影展的评审团特别奖。她目前往来于伦敦与耶路撒冷两地之间。曾志杰从事翻译多年。翻译生涯截至目前为止,最煎熬却也最满意之作就是这本《耶路撒冷告白》。

内容简介:

这是一段在冲突中探求接纳,在绝望中发现希望的异乡生活告白。成长于孟加拉国的利皮卡.佩拉汉,随其英国籍犹太人丈夫里欧搬进耶路撒冷──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备受争议的神圣之地。面临新环境的冲击,两人婚姻一度岌岌可危。陷入矛盾难解“以巴冲突”中的佩拉汉,从个人经验出发,以婚姻生活为轴线,进而观看周遭,体认当地人们的对立与仇恨、矛盾与误解;记录下文化之冲突,生活之龃龉。失根的灵魂试图找到归属,在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交互激荡中,尽管模糊,仍试图在这座繁复的城市里勾勒出和解与希望之图像。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7-14 7.9k
追问
2025-07-13 7.3k
文学回忆录
2025-07-11 2.5k
即兴演讲
2025-07-14 1.5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这本书是一个家庭的角度记录以巴冲突及相关的环境,涉及到人文和历史,也是一本不错的社会问题读物。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作者从自己的生活细节开始,从她与丈夫里欧、女友人欧莉和女儿玛亚的言谈和关系中,展现巴以冲突中,犹太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较量,清洗与反清洗,驱逐与反驱逐。这不是一部解析巴以冲突或耶路撒冷历史而写成的专著,而是一部夹杂地方志的个人生活片段。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耶路撒冷告白》是关于一本关于政治的书,但又融入了个人化的东西,有利于了解巴以现状、中东冲突,作者的一个身份是记者,本书的情节又是她亲身经历,想必会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这个故事在写长征的书中都出现过,这次买来仔细看看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抱歉,写错位了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耶路撒冷的告白,我知识很少,会的形容词不多,只能说这本书很好。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这本应该会比《耶路撒冷三千》好读,薄的多,看起来比较简单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换个角度去看耶路撒冷,换个角度探索这个神秘的地方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真人真事带来的直接冲击感远胜于那些冠冕堂皇的宏大叙事,耶路撒冷是圣城、是古都,也是数百万人生活、成长的地方,有人在这里出生,有人在这里成长,有人在这里相爱,也有人在这里死亡……他们都与我们一样,了解他们才是了解真正的耶路撒冷。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想起《天国王朝》里男一问枭雄萨拉丁:“耶路撒冷是什么?”,萨拉丁耸耸肩回答“Nothing”,踱了几步后又转身意味深长地说“Everything!”亚洲没有耶路撒冷这种地方,所以亚洲人无法体会地球上另外一些人对这个生死之地的那种执迷,是以推荐。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书中有句发人深省的话:犹太人两千年来从没忘记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最后他们终于来了,并且从当时正当持有土地的居民手中夺回了土地。怎么会有人期望巴勒斯坦人能在短短六十年后就忘记自己失去了些什么呢?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这本书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在于:人物选得很好,基本各个立场的代表人物都写到了,以色列政府官员、巴勒斯坦商贩、欧洲犹太复国主义者、国际和平主义者,等等。所以,这本书总体上很全面,让每个立场的人都有了发声的机会。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很有触动的一本书。作者写得细腻而真实,完全感觉不出文化隔阂,就像是一个出外游历的大姐姐去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回来跟你讲她的见闻与感受。很有亲切感,第一个感觉耶路撒冷这个城市离我这么近耶。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没看进去《耶路撒冷三千年》,却被这本《耶路撒冷告白》深深吸引。可能是作者与我们一样,都是没有伊斯兰或者犹太教派熏陶的局外人,有着一样的观察视角,关注和疑问的地方都一样吧,读起来非常顺畅。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这不是一部为探索以巴关系或以色列巴人政策而写成的专著,而是一部夹杂地方志的个人生活片段,因为这些生活细节更能反映出以色列以锡安主义建立单一民族国家后的社会精神面貌,而耶路撒冷各占领区的街道面貌更能反映出这个在文化和宗教上分崩离析的国家到底是怎样建立的。
2023-05-04 12:51:41
15发表
教授专门推荐的,特意买来一看。确实不错,很难得的一个视角,作者在耶路撒冷生活了八年,婚姻、爱情,子女的教育,都被这座宗教圣城所牵绊、撕扯、又重新聚合。这个过程能带给人很多思考。
2023-05-04 12:51:41
16发表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既然要诉说他人的故事,我就必须赤裸裸地呈现自己的生活,否则就太伪善了。正是这种直剖心腹的勇气,让这本书有了一种独特的灵魂上的深。因为有切肤之痛,所以有切肤之感。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