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谋臣刘伯温》

作者: 李浩白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
ISBN:
作者简介:
李浩白
重庆作家,新一代非虚构历史读物青年领军人物,贯通文史哲,行文浩气磅礴,著有《抗日援1592》(上下)、《司马懿吃三国》(1-5)等畅销作品。
内容简介:
刘伯温有什么能?不在虚无缥缈的《烧饼歌》,而在谋略。
一代帝师,运筹帷幄开盛世;千古谋臣,治国安邦法为基。
但他又为什么善谋略?聪明,那是当然的;然而世间聪明人多得是,能做到刘伯温这样成绩的,能为三百年王朝筑基,又在民间至今盛名流传的,却着实没几个。善谋略不仅仅是因为脑子好,其实关键是,他三观正。
看看刘伯温的封爵:诚意伯。儒家讲,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换成现代的说法就是,做人呢,先得学习各种知识,然后最要紧的就是树三观。三观正了,人才能正;人正了,才做得好后续各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
人生观是给自己的立项,决定了你人生的视野——在这点上,刘伯温大约与天下的读书人都一样,有个为万世开太平的梦想;世界观是你认识世界的方法,你能掌握多少世事运转的规律,决定了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好一件事——你看,这就体现出谋略的高下了。本书摘取的这段历史,恰好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立国之初,内忧外患;人事纷争,矛盾层出;刘伯温要惩处贪污,又要维持朝堂稳定,要在皇帝心中树立法治的观念,又要帮皇帝解决战争的胶着——最后还得保住自家的平安,他该怎么做?
在此不剧透,剧透遭雷劈。然而你在观赏这一幕幕智力搏斗的精彩之外,却千万别忘了作者的提醒:正因为刘伯温明白官场与战场的各种运转规律,熟悉皇帝与大臣的种种利益诉求,更知道天下大势和人心曲折的走向,才能做出适当的选择,什么人应该办,什么人应该缓,什么话要怎么说,最终促成自己的目的——维护《大明律》的权威,在各种私心博弈中挣出一片明亮的天来。
这不是聪明,不是靠天赋异禀来吃饭。刘伯温的指导明明确确,做人,要正心诚意。
认识事物的运转规律,才是真正的谋略之基。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