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PDF

作者: 刘鹗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7-9-1

ISBN: 9787533950071

页数: 296 页

作者简介:

刘鹗(1857——1909)

字铁云,号老残,别署洪都百炼生。

晚清小说家, 祖籍江苏丹徒。虽出身官宦家庭,却不喜科场文字,旷达放浪不拘礼法。

24岁,于扬州拜从太古学派李光昕为师。

31岁,在上海开设石昌书局,为中国石印之始。

32岁至39岁,帮办治黄工程成绩显著,保荐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41岁,任筹采山西矿产经理。

44岁,八国联军侵华,刘鹗携资从沙俄手中购得太仓储粟以赈灾民。

52岁,清廷以“私售仓粟”罪将其充军新疆。

53岁,病逝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

所著《铁云藏龟》为我国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著作。

《老残游记》为其代表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内容简介:

亚洲周刊20世纪100部中文小说中位列前十,历史最久远的为清末作家刘鹗发表于1903年,反映晚清腐败社会的《老残游记》。

本书主人公老残,不入仕途,浪迹江湖,凭借医术糊口,游走中华大地,看似跌宕曲折的游历,实则是潜入官场内部的冒险。

老残一路走,一路看,茫茫官场,芸芸百官,玉贤、刚弼等“清官”的真实面目、官场晋升的手段和细节,一一浮出水面,读来不寒而栗;中国传统官场文化中的规则与潜规则,再无任何遮掩!

本书问世百年,赢得“中国近一百年内无此小说”之盛赞,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编辑推荐

世纪经典:一个世纪以来,《老残游记》中文印行版本多达186种,并被译成8国语言在海外广为流传。

精美插图:独家收录精美手绘插图,大气呈现中华大地山水风貌。

精校精编:依据1906年天津《日日新闻》善本为底本勘校,全新精校典藏。

装帧现代:精心设计文字版式,版式舒朗,设计精美,便于阅读收藏。

名人推荐

“中国近一百年内无此小说”

——严复

“不意中国亦有此人!可与英国最高小说平行。”

——王国维

“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作者信仰,并见于内。”

——鲁迅

“我平生所见,有清一代的奇才、异人、你们没法框他的人,我最佩服的只有两个人:前有曹雪芹,后有刘铁云!”

——周汝昌

“只有精细的观察能供给这种描写的底子;只有朴素新鲜的活文字能供给这种描写的工具。”

——胡适

“文字之机趣,描写之生动,有眼人自会辨别”

——林语堂

“ 《老残游记》是‘近乎革命式的成就’”

——夏志清

“清末有一册《老残游记》……刘鄂信笔写来,有一种很特殊的诚恳在里面。”

——阿城

“这本书是古老的中国文明在其衰落之前的最后一篇伟大的赞歌。”

——普实克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值得收藏的好书发表
记得高中时候就看过里面的节选段,有两句胡至今忘不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颇有清新意味 ,书中桃花山应该是作者心中的乌托邦吧,所以弹琴鼓瑟自然式少不了的。老残游记结构紧凑,文采明丽,仿佛刘鹗做的一副清末民俗风景图,不妨借古人的故事,看看今朝的故事,值得好好收藏的好书!
2023-05-04 12:51:41
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发表
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清官中的酷吏)误国,清官害民,独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贪官更甚。鲁迅说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者写景的特点是自然、逼真,有鲜明的层次和色彩,可以作为优美的散文来读。小说在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生活哲学及艺术、女性审美和平等、人物心理及音乐景物描写等多方面皆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境界,值得一读。
2023-05-04 12:51:41
令人深思值得仔细品读的好书发表
《老残游记》是初入职场的我一直想读的一本书,本书的作者刘鹗,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学识广博,在算学、医道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作者作为一个思想开明,勇于创造的人。他的人生事业却是艰难坎坷,充满波折的。本书既是他为国家存亡的担忧,也是他对自己事业的哀叹,刘鹗希望用这本书来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挽救国家的危亡。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