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丛书)无障碍阅读彩插励志版5500多名读者热评!》

作者简介: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人,是清朝初期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平生只考中过秀才。
虽然他在科举道路上没有成功,但是在《大学》《中庸》的研究领域里面还是颇有才学的。后来他创办了一所学校,取名敦复斋。他的课讲得很好,吸引了不少的学生前来听课,也因此被尊称为李夫子,后来更被推崇为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李毓秀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内容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纂而成。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对其进行了修订改编,并改名《弟子规》。中国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古时起中国就作为一个强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一直是中国独有的标志,而其中《弟子规》作为一本传世经典,不仅仅影响着古人,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它不仅仅是一本启蒙读物,同时也是所有人规范行为的经典读本。《弟子规》从居家、外出、待人、接物、学习五个方面教育儿童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全书文字通俗易懂,韵律优美,内容符合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因此自清代以来,几乎没有哪种启蒙读物能与之相比。所以诵读学习《弟子规》,对学生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一个家庭,而是整个社会。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弟子规》中某些词句带有封建礼教迂腐的色彩,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选择学习其中“孝与信”的主旨,这才是*重要的。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