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西游戏曲集

西游戏曲集 PDF

作者: 胡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5

ISBN: 9787020136438

页数: 1442 页

文件格式: PDF

1.点击下方获取下载

2.扫码右侧二维码

作者简介:

p353《蓮花會傳奇》【題記】第2行,「二十五折(鈔本作“折”)」,不甚可解。兩個「折」字有一個似當作“摺”。

p578《後西遊記》【題記】倒數第2行、末行,“瀋氏”當爲“沈氏”

内容简介:

前言

作爲“世代累積型成書”的典範之作,小說《西遊記》經歷了從“集腋成裘”到“點鐵成金”的飛躍。在《西遊記》的成書及接受過程中,“西遊戲”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從宋元戲文《陳光蕊江流和尚》、《鬼子揭鉢》,到元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西遊記雜劇》,乃至《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等,都成爲小說《西遊記》創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從表層的人物形象、情節結構,到深層的精神意蘊、主體寄託,前者对後者的影響近乎無處不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西遊戲”就沒有《西遊記》小說。

而當小說《西遊記》問世以後,“西遊戲”又成爲其傳播、流布的主要渠道之一。小說《西遊記》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獲得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市井平民不同接受羣體異乎尋常的青睞。其受眾之廣,狂熱度之高,令人驚詫。其後“西遊戲”的大量搬演,堪稱推波助瀾,實有錦上添花之效。從宮廷到民間,明傳奇、清傳奇,花部、雅部,層出不窮,花樣翻新。

僞清康熙“帝”曾專門“降旨”,命人改編“西遊”舊本:

《西遊記》原有兩三本,甚是俗氣。近日海清,覓人收舍(疑當作“拾”),已有八本,皆系各舊本內套的,曲子也不甚好。爾都改去,共成十本,趕九月內進呈。(故宫博物院掌故部編:《掌故叢編·聖祖諭旨》,中華書局,1990年,第51頁)

於是便有了宮廷新編本的出現。之後,乾隆年間張照奉“聖諭”在此基礎上編創了《昇平寶筏》:

乾隆初,純皇帝以海內升平,命張文敏制諸院本進呈,以備樂部演習,凡各節令皆奏演……演唐玄奘西域取經事,謂之《昇平寶筏》,於上元前後日奏之。其曲文皆文敏親制,詞藻奇麗,引用內典經卷,大為超妙……(昭槤:《嘯亭續錄》卷一“大戲節戲”,中華書局,1980年,第377頁)

這部長達二百四十齣的鴻篇鉅製可以說是戲曲史上的一大奇觀,是“西遊戲”的集大成者。儘管因為體例所限,難免頌聖諛辭等陳辭俗套,但匠心獨運之處亦比比皆是。從戲曲發展、演變的角度來說,此戲承前啟後之功,不可忽視。一方面作者汲取了宋元南戲等源頭活水,使之有“本”而發;一方面又自出機杼,鑿空鏤影。可謂有繼承,有發展。從傳播的角度來說,編創者成功地把案頭之經典,轉化為“場上”之經典。有意放大了小說中極具戲劇性的情節元素,加以敷演、調度,使之更具觀賞性。其後活躍於氍毹之上的《西遊記》,不論是連臺本戲,還是單齣折子戲,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它的節略、拆裝。其影響力已遠超宮廷之外,在民間亦廣為流傳,這點僅從劇本的衍變即可見一斑。所以說以《昇平寶筏》為代表的“西遊戲”,自有其發展脈絡,極具研究價值。

稍覺遺憾的是,以往學界在討論《西遊記》與“西遊戲”之關係時,多以百回本小說為本位,從其“成書”與“影響”两個方面去評價“西遊戲”的地位和價值。這固然有利於對百回本小說的深入研究,却也給“西遊戲”的獨立研究造成了負面影響。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在百回本之前的幾部戲曲作品,由於參與了成書過程,受到更多關注;而百回本之後的戲曲作品,則被認為在思想和藝術上遠不及百回本,長期受到冷落。較具代表性的觀點是:“長篇章回小說《西遊記》在‘唐僧取經故事’歷代傳播積累的基礎上完成,在這一過程中,‘西遊戲’占據着重要位置……比較小說成書之前與小說成書之後的‘西遊戲’,可以發現小說《西遊記》刊行之前,取經故事尚處於變化之中。而在其刊行之後,取經故事便被定型化,幾乎所有的‘西遊戲’都是根據小說改編而成。與此同時,這些‘西遊戲’又都未能表現出小說本身所具有的哲理內涵。”王平:《“西遊戲”與〈西遊記〉的傳播》,《明清小說研究》2006年第2期。但在梳理“西遊戲”(尤其是百回本小說問世之後的“西遊戲”)的流變過程中,我們發現,一方面如前者所說,“西遊戲”深受小說影響;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大量的“西遊戲”並非單純的照搬說部亦步亦趨。它們之間的關係,確切說是“相互闡釋”或“對話”,形成了微妙的“互文”。“西遊戲”不僅僅是小說單純的註腳,儘管從總體上看無法企及百回本小說的藝術成就,但如果具體到單個“西遊故事”的演變,其藝術成就可能并不亞於,甚至高於百回本。因為它有獨特的闡釋空間和傳播渠道。

所以,對於“西遊戲”的深入研究別具意義,一方面它是小說《西遊記》的傳播、延伸,另一方面它又是自成一格的獨特的參照體系,別有洞天。

鑒於此,我們對“西遊戲”爬梳、整理,上至宋元,下迄明清,共選18部(其中正文17部,附錄1部)代表性作品,包括《陳光蕊江流和尚》(殘)、《鬼子揭鉢》(殘)、《二郎神鎖齊天大聖》、吳昌齡《西天取經雜劇》(殘)、楊景賢《西遊記雜劇》、《西遊記傳奇》、《昇平寶筏》(二種)、《火焰山總講》、《黃袍郎》、《嬰兒幻》、《蓮花會》、《釣魚船》、《進瓜記》、《江流記》、《後西遊記》(二種),以上正文。附錄部份節選了鄭之珍的《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因其與“西遊記”糾結不清,立此存照。

這其中既有宋元戲文,也有元明雜劇,更多明清傳奇。不乏較為稀見的文人案頭之作(如金兆燕的《嬰兒幻》傳奇),也有戲班的演出腳本(如春臺班的《火焰山總講》)。至於民國以後的許多作品,諸如京昆舞臺一些常演劇目《安天會》、《沙橋餞別》之類,限於篇幅,只好割愛。一些入選作品情節上或有重疊,如無名氏的《進瓜記》與張大復的《釣魚船》等,一者因為版本稀見難得,一者如將此類作品排列比勘,從中可以窺見“西遊戲”場上流變之一斑。因此,不避重復之嫌,一併選錄。

總之,本書試圖為“西遊戲”的流變勾畫出一條相對清晰的線索,供專業研究者進行專題研究,當然也希望為一般讀者提供一種通行可讀的校註本。

後記

五年前,曾經出版過一本《西遊記戲曲集》,然而一直心中惴惴:一則因為“魯魚亥豕”在在難免;一則因為其後又不斷有珍本發現,難免遺珠之恨。所以,不揣冒昧,又重新編纂了這個本子,對原來所收篇目做了大幅調整。

本書的問世,實在是在朋友們的鼓勵、督促之下完成的。因其工作量之大,程度之繁難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每每有懈怠之意,是大家不斷敦促我這個“散人”,才使得本書終得付梓。

衷心感謝苗懷明(淮茗)、紀德君、羅書華、張廷銀幾位仁兄為我出謀劃策,提供資料。尤其是書華師兄親率弟子,幫我校對、竅實藏在上圖的那兩部“珍本”——《進瓜記》《江流記》。在首都師範大學求學的沈笑穎博士犧牲自己的寶貴時間幫我抄錄了全部《嬰兒幻》傳奇。日本學者磯部彰、磯部祐子先生則寄來了他們影印的《江流記》《進瓜記》系列珍本。我的幾位研究生李晨、詹妮、韓潔幫我做了大量的錄入、校對工作。

我的兩位助手趙毓龍博士、郭峪良博士(生)更是承擔了大量的案頭工作。

最後要感謝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周絢隆兄、葛雲波兄及責編徐文凱女士。

感謝所有無私幫助過我的朋友們!謝謝大家!

內容舉例:

二郎神鎖齊天大聖

【題記】元明間無名氏所作雜劇。《今樂考証》、《也是園書目》、《曲錄》等並見著錄。題目作“花果園賞仙酒金丹”,簡名“齊天大聖”。演述猴精齊天大聖盜取金丹、御酒,夥同兄弟通天大聖、耍耍三郎在花果山開筵慶賞。二郎真君奉敕命率梅山七聖,統領神兵天將,將之擒獲。此戲中的“齊天大聖”與楊景賢《西遊記雜劇》中的“通天大聖”同屬一脈,應是小說《西遊記》成書之前的作品。今以脉望館鈔校本為底本,參照《孤本元明雜劇》本校錄。

頭折

(冲末、外扮元始天尊領仙童上)(云)

太極初分道在先,清陽居上以為天。

鴻濛之始吾為長,歷代尊崇億萬年。

......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