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国史纲目》

PDF

作者: 姚中秋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ISBN: 9787544352116

作者简介:

姚中秋,笔名秋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弘道书院院长。曾致力于译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普通法宪政主义,译著十余种。近年致力于儒家义理之阐述,中国治理之道的探究,与中国治理秩序历史之研究,著有《华夏治理秩序史》第一卷《天下》、二卷《封建》,《重新发现儒家》、《儒家式现代秩序》等。

内容简介:

近世以来,中国学界颇习于以通史体裁撮述吾国之历史,虽线索明晰,逻辑雄辩,但皆依循西方历史演变之道,对吾国祖先各种制度创制和思想遗迹随意裁量,断以己意,难免误解丛生,致使其自身演变轨迹晦暗不明。受西学规范之各类专门史著,对吾国制度思想之阐发,虽时见功力,却又常显枝蔓疏离,难得其要,缺乏贯通性理解。秋风此书怀揣对国史书写传统的温情与敬意,尊仿朱子《资治通鉴纲目》及钱穆《国史大纲》之例,专意从礼乐制度之肇造入手,在力图贴切释读古文献中若干关键概念的基础上,梳理华夏治理秩序之演变轨迹。立国之道,在乎两端,一为政统之确立,一为治道之完善,两者交相为用,一体两面。此书扣紧这两面关系,对吾国政教关系之源起、转型与崩解过程做贯通式解读,对单一王权与多中心治理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多有独到研判,对各朝世道人心向背之缘由亦有精到分析,足以为吾国民理解治乱兴衰之道之范本。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5-03 7.8k
追问
2025-05-04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5-04 2.5k
即兴演讲
2025-05-04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本书不错,对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的演变情形、观点、影响做了深刻梳理。有助于理解中国思想方面的变迁以及今天中国面临的一些问题的原因。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买来以后,通读了一遍,如果喜欢宏观历史,可以读一读,但是感觉这本书的点有点高了,毕竟是一本史纲,对于中学生来说有点晦涩!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买来以后,通读了一遍,如果喜欢宏观历史,可以读一读,但是感觉这本书的点有点高了,毕竟是一本史纲,对于中学生来说有点晦涩!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以中解中,走出削足适履的西学范式,抹去西派马派涂给中国历史的种种异色,还原一个真实的华夏史。接续史迁以来的国史书写,秉持钱宾四先生“温情与敬意”的历史观,铿铿然发今甿之聩,一如《华夏治理秩序史》以来秋风先生“重写中国史”之宏愿也。此书提纲挈领,为《秩序史》之浓缩简纲,甚宜有慕于传统文化者一览。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看得出来,作者确实下了大功夫,一大部头书我花了不少时间看了下来,虽然没有字斟句酹,但确实收获良多,其间的脉络非常清晰,年月事件的出现是果,贯穿中国历史的主线变更才是因。这才是我想要读的历史,虽然以前的历史书的史实非常到位,但给人的却是五里迷雾之感,只见其表不见其里,当然作者说的也不一定绝对正胡,但确实给了我们另一种视角去感受我们中国的历史镇定往,所以我给个评价,这是本好书。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书真的很不错,非常值得一阅。人只要还能阅读,就一定要抓紧时间,就一定会有光辉的明天。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内容有难度,非故事类,分析型,建议有基础的读者读,只是打算随意看看消遣的读者还是算了,会比较累。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买了这本书,才发现钱穆的《国史大纲》更加经典,就像本书序言所说的那样。两本书都推荐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作为国内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姚中秋先生“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可谓承续道统,发扬恢弘!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老师要求买的课本,还没看,应该不错吧。希望自己可以学好历史啊!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不错的书。该书从儒家视角去叙述中国历史,有很大的突破。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国人应该好好读读,经过十年文革断层,儒家文化荡然无存。慢慢积累吧。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这本书我比较喜欢前几张的内容,在中华文明的源头出,作者用了大量的文字解释为政的方法,很多道理以前不知道出处,看完之后在真正理解。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政治思想史之类的,不是一部中国史。部分分析是以现代政治思想的观点硬套古代文献。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替别人买的,不知道内容好不好,对方没说,应该不错。
2023-05-04 12:51:41
15发表
感谢秋风,让我从中国人的视角重温了一次中国人的历史,很难得,也很苦涩,按说应该是我们的主流底蕴在中国传统才是,可我们现在基本都被西化了,概念是西方人的,观念也成西方人的了。当然,这不是对西方有什么成见,而是作为中国人,东方的才是根本的啊。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