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奥斯卡——经典电影原著套装珍藏版》

作者简介:
《飞越疯人院》作者肯·克西(1935——2001),美国著名作家。1959年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写作学位期间,他自愿参加了政府在一所医院的毒品实验项目,1963年基于这一体验出版了长篇小说《飞越疯人院》,一举成名,并因此被称为嬉皮时代的催生者和见证人。
《情迷六月花》作者阿娜伊丝·宁(1903—1977),20世纪著名女性文学作家、精神分析学家。生于法国,后加入美国籍。1930年至1940年居留巴黎期间,她与美国作家亨利·米勒及其夫人琼·曼斯菲尔德过从甚密,不仅成了米勒的情人,还爱上了他那绝美的夫人琼。1966年,63岁的宁将这段早年生活的日记改编成小说《亨利和琼》(即《情迷六月花》),被文坛誉为“本世纪最有价值的忏悔录”,宁也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
《革命之路》作者理查德·耶茨是美国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七部,短篇小说集两部。1961年,其处女作《革命之路》发表,引起轰动。后创作《十一种孤独》《年轻的心在哭泣》《扰乱和平》《复活节游行》《好学校》《春寒料峭的港口》等。耶茨在美国有“作家中的作家”之称,影响了雷蒙德·卡佛等文学大师。内容简介:
飞越疯人院
精神病院里,大护士以严厉的手段、冰冷的器械和冷酷的心肠统治病人们,试图把他们改造为柔顺的、规矩的、毫无个性的机器。病人们饱受大护士和黑男孩护工的凌虐,直到不受约束的麦克墨菲进入了疯人院。在病人中,印第安人布罗姆登最懂得体制的力量,即便麦克墨菲仿佛一步步走向胜利,把狂欢节的氛围传播到整个病房,但布罗姆登知道更严酷的压制在等待着他们。最后当麦克墨菲从手术室被送出来,变成了一具眼神空洞的塑料娃娃,正要被大护士当成杀鸡儆猴的标本时,布罗姆登知道,他只能以某种方式来维持麦克墨菲的胜利,给予大护士最后的一击……窗外月色冰冷,胆怯而沉默的印第安人敲碎了窗户,逃离这个疯人院。疯人院实际上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幅缩影,恰好同金斯堡在其《嚎叫》中的那一声“我看见我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毁灭”相呼应,发人深醒。“大护士”则是《嚎叫》中的邪恶火神摩洛克的象征,代表美国资本-军事一体化体制对人性的压抑。《时代》周刊称此书“是向体面阶级社会的陈规以及支持这些陈规的看不见的统治者发出的愤怒抗议”。《纽约客》则说此书“预示了大学骚乱、反越战、吸毒以及反文化运动。”
《革命之路》
《革命之路》系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1961年出版,当年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2005年又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文学经典之一。2009年1月,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摘得金球奖剧情片*女主角桂冠。本书附赠精美观影手册,以飨读者。上世纪50年代,弗兰克和爱波夫妇生活在郊外革命路上的革命山庄。弗兰克是个上班族,爱波在家养育一对儿女,兼做业余演员。天长日久,两人厌倦了这种无聊的生活,争吵不休。爱波建议他们抛弃革命山庄的一切,迁往巴黎寻找激情与梦想。弗兰克知道后很是兴奋,但别人并不以为然。恰在此时,他得到难得的晋升机会,爱波也再次怀孕。大好前途当前,弗兰克背叛了自己当初的想法,并设法要妻子留下。但他的计划被戳穿,爱波与其大吵一番后,决定流产,意外发生了……深受打击的弗兰克搬到城里,但新的住户源源不断地来到革命山庄,那里的生活依然继续……
本丛书还有情迷六月花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