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

作者简介:
缪哲,著名的中西艺术史学者。他长年在《南方周末》、《读库》、《读书》等人文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获得海内外知识分子群体的高度评价与读者的热烈追捧。着有《祸枣集》。译作有《瓮葬》、《钓客清话》、《塞耳彭自然史》、《美洲三书》等。现任职于浙江大学。媒体评价:“如果说近年来,有谁的文字能看见陈寅恪的影子,那就是缪哲了。”“缪哲的文字里有一种隐约的文气,与我们几千年的东西暗暗相通:他用母语,还原和再现出了传统思想的精髓与优美。”
内容简介:
艺术史的对象,若非传世品,便是考古品,各为江山之半壁。艺术史的对象,固然虽是作品,是“物”,但我们应问、并回答的问题,却无不与人有关:人如何设计、制作并使用了它?人对它有怎样的观念、看法,或感受?这些问题,唯有把物置于其产生时代的政治、社会、宗教、文化乃至经济的脉络中,方才问得允当,答得确当。时代好比织物,艺术乃其中的经纬,其材料、色彩、粗细及摛布的方式,莫不取决于与其他经纬的关联。如此开展艺术史研究,方可摆脱艺术史旧有的恋物倾向(fetishism),并成为严肃的历史研究的一组成。为此,我们在用心于“物”的同时,亦须用心于同时代的全部或主要文献。我们相信,综合两者,方可希冀复原其赖以产生的经验与生活。(并以此)强化我们对文明传统的感受,进而加深我们对文明传统的理解。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