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包公-昨天第二卷》

作者简介:
夏家骏,1937年生于桂林,幼失怙恃,四岁入两江儿童教养院,六岁返祖籍湖南省龙山县。十岁考入湖北来凤中学,解放后人龙山初中,1955年高中吉首民族中学,1961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1963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明清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郑天挺先生。研究生毕业后,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任中学教师十三年后,后调省社会科学院,1986年调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任研究员、教授,享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纸老虎现形记》、《清代中叶的广1莲教起义》、《清朝史话》、《中国人与酒》、《早期中俄关系史话》、《廉海勾沉》等书。译著有《石勒苗去华沙》。学术论文有《乾隆惩贪述评》等百余篇。合著有《近百年东北史话》等数书,个人整理编辑有《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二本。另有书法作品集五本。1987—2007年兼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联合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副会长、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副会长、国务院人权基金会理事。
内容简介:
《我不是包公》是作者的回忆录《昨天》的第二卷。《昨天》第一卷《在崖缝中成长》写的是作者四岁(1941年)至四十九岁(1986年)的经历。本书则从作者1986年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入中国政法大学迄今为止的全部经历。作者调入中国政法大学后,因在科研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故破格于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教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而从1987年作者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的二十年间,通过讲真话、办实事,坚持依法处理问题,认真建言献策,使自己享誉全国;在此过程中,作者秉德无私、奉公无畏,反映社情民意、反对不正之风、纠正冤假错案,克服了种种困难,牺牲了许多自我,忍受了不少委屈,历尽了多重困难,始终不懈,即使退休之后,仍不辞劳苦为化解社会矛盾、奖引良才而奔走呼号。本书还从作者的爱好、嗜好、家庭、交友等方面解剖了其丰富多彩的生活,立体化地展现了其思想境界。本书所述事件和史实*真实。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