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论语﹒中庸﹒大学》

PDF

作者: (春秋)孔子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 9787514607390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亦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亦即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内容简介: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中庸》强调“诚”,把“诚”视作思想体系的*范畴,将对“诚”的追求作为“人道”的准则,同时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与认知方法。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1、《论语》是一部最古老的做人做事的智慧宝库,又称《论经》。2、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孔子)耀古今。3、《论语》中并非深不可测的大道理,全是为人处世的真本事;是至圣先师的谆谆教诲,是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4、《论语》中的每句话几乎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5、《论语》是修德立身之学,是做人处世的经典,强调每个人要有完美的性格,从而使人与人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使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在以“和为贵”的前提下不偏不倚地把握好处世之度。这部2500年前的著作我们今天读来竟然发现,其中所讲的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从书的外观来看广告上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找到了次日达的感觉。由于出差评价晚上些。内容,有待下一步细细感知了。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作为中国人就应该读好国学,品味中国文化的精髓!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书完好无损,纸张很好,排版看着也舒服,非常喜欢。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珍惜眼前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是读书长大的,也是吃饭长大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有些人因为没钱上学,很想学知识,我们却不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来吧!让我们一起珍惜眼前的幸福吧,好好学习!加油!!!!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论语》是儒家的语录体著作,用言谈的原态方式记录了孔子的思想,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及儒学理论最基本也是最可靠的文献。《大学》和《中庸》是儒家经典中最具系统性的两种理论著作。《大学》是“内圣”与“外王”高度统一的政治理论,也就是以“德治”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哲学;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印刷质量很好!排版比较合理,读起来比较舒服。内容不用说,每个中国人都须好好读一读,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可以和古书可以和古书一块看古书解释的详细,然而有些文言难懂,反切也不规范,本书写的简单,然而翻译的通顺明白。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原文可读,译文慎用!纸质书带在身上不方便,购入了电子书便于临时查看,总体的感受是:原文可读,译文慎用!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经典经典的东西,一方面不那么容易理解,一方面内涵太深刻以至于到现在都适用。值得细细研读!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看是看了,就是理解不太懂其中的精髓。活学活用是不太行,有些句子也是给予了一些力量。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经典国学古代文化是我们现代人急需传承给下一代的财富。我们要向先辈学习。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怎么下载下来不能看呢?为什么下载好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法看!谁知道是怎么回事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道义为利益。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论语大学中庸,一生之德也。以一飧易一生之仁,不知者尚若此,胡论知者哉!知者尚仁,则近圣矣。王道之行,始于一飧之弃也!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