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归去来兮:那些去往台湾的文化名家》

PDF

作者: 吴十洲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作者简介:

作者:吴十洲

吴十洲,1953年生。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著有《两周礼器制度研究》《乾隆一日》《紫禁城的黎明》《民国人物绰号杂谭》《百年斋号室名摭谈》《伦敦诱惑――中国文化名人的西学情结》《寻找鲁迅——从百草园到且介亭》等书。

内容简介:

书中所记之三十人,在中国百年文化史上,分量可谓不轻。他们是吴稚辉、于右任、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王云五、朱家骅、吴国桢、蒋梦麟、梅贻琦、傅斯年、罗家伦、董作宾、李济、毛子水、王宠惠、顾维钧、雷震、殷海光、黄君璧、溥心畬、张大千、庄尚严、那志良、许寿裳、台静农、顾正秋、齐如山、钱穆、方东美。
1949年前后,他们去了台湾,当属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艺术等各领域建设的奠基人之列,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 台湾奇迹 的实现。他们把中华文化带到台湾,对中华文脉的延续,功不可没。
他们生前未能再回到大陆。作者多次赴台,寻访他们在台湾留下的痕迹(故居、墓地、雕像、纪念馆、工作之所等),以故址切入,广参史料,展开他们在台的生活和奋斗,成功和痛苦。他们的故事,会让后辈感受到祖国统一的希望。
台湾是小地方,大文化,这个大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也是台湾发展的内在动力。作者说,台湾的文化格局,既要尊重小文化的现实,更应以历史的长度来看待大文化的存在和影响,立意于此,视角积极。
著名史学家张海鹏先生作序推荐。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5-13 7.8k
追问
2025-05-12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5-13 2.5k
即兴演讲
2025-05-13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孤居一岛数十载,人世沉浮又奈何?——一部发表
49年后,不少民国文化名人去了台湾。此后的几十年间,他们的讯息,从大陆报刊书籍中消失。此书作者吴十洲先生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为读者讲述了30位当年“迁台”民国文人,在台湾数十载的沉浮故事,其中不乏安徽籍文化名人,如胡适和台静农(霍邱人)等。其中提到国民党元老之一于右任与其学生杨亮功的故事,特别引起我兴趣。杨在“迁台”前,曾任国立安大校长,安庆解放前夜,只身一人乘一叶小舟,随国民党官员南逃,只留下一张劝离字条托人带回学校,连其印章都来不及带走,永远地留在芜湖一所师范大学的档案馆里。另外该书装帧考究,采用锁线订
2023-05-04 12:51:41
息于高山望回故里发表
休假在家,一气呵成。蒋介石入台不仅携带了大量的国宝文物,更是跟随了大批国宝学者、文人、各界精英。可以见得,战后50年台湾的飞速发展,并非只得益于美国的资金援助,更是依赖于大陆迁移过去的文化名人,使中华民族的智慧得以传承,西方的科技文明得以发展,人文精神得以影响随后的几代人。几次入台,关注的是故宫、市井与美食,却不知名人墓碑故居在台北,在阳明山比比皆是。由此亦可见蒋介石对文化的稀存,对学者的厚爱。胡适,梁实秋,林语堂,这些少年时就深爱的文人息于高山,望回故里,希望去台下次可以敬访。
2023-05-04 12:51:41
没有书脊的书发表
拆封准备开读,可发现这本书的装订很有“特色”,竟然只有封皮,没有书脊,真是奇了!莫非是书里面的内容太好,不在乎装订好与不好?那也不行啊,这样的态度做一本书太过草率。
2023-05-04 12:51:41
有图有文的台湾文化往事发表
近年来对民国文化人引起了较多的关注,这本书告诉了我们,那些民国年间文化牛人到台湾后的故事。
2023-05-04 12:51:41
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文化记忆发表
台湾是中国的,文化是中华名族的,不管你去往哪里,都是中国人以及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书本纸张、印制品质较好
2023-05-04 12:51:41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发表
看得万分感慨,泪湿眼眶,那一代知识分子在乱世的徘徊和选择
2023-05-04 12:51:41
干货不多,笔法不喜发表
300来页写30人,截头去尾,每人含插图摊不到十页,必然失之草草,既然是名曰去台名家,则应聚焦至少是40年代末易代之际及以后时期,然而基本每人都是把整个文化生涯叙述一番,字里行间,还能感受到作者洋溢着大陆正统观念的春秋笔法,甚不喜。其实一看到是张海鹏作序,就感觉要完。书是露背脊装帧,算是个亮点。
2023-05-04 12:51:41
感情饱满,让这些历史人物的轮廓更加清晰起发表
书中写到的人物,大多在1949年以后就淡出了大陆的视野,而作者从寻访他们的故居开始,写他们离开大陆以后的生活,回现了一段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的历史,这点很有意义。可浅读,亦可深究。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