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第7辑》

作者简介:
曾大兴,文学博士,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文学地理学、词学及广府文化的研究。曾先后主持并独立完成三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12部。其中在商务印书馆连续出版文学地理学专著四部:《文学地理学研究》(2012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2013年修订版)、《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2016年)、《文学地理学概论》(2016年)。夏汉宁,男,汉族,湖北崇阳人,二级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士学位。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赣文化研究所负责人。江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并兼任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江西省文联委员、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古代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刘川鄂,现为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曾大兴、夏汉宁、方丽萍主编的《文学地理学(第7辑)》收录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25篇,系从172篇与会论文中精选出来的,包括韩国庆北大学郑羽洛教授的《韩国洛东江及其沿岸的空间感性与文学疏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衣若芬教授的《东亚文明精神与潇湘八景文化意象》、曾大兴教授的《“地域文学”的内涵及其研究方法》、高建新教授的《唐诗中的烽火及其文化景观价值》、韩鲁华教授的《贾平凹、莫言乡土叙事比较——以地域生态文化为视角》、王建国教授的《产生的地理环境考释》、陶礼天教授的《学地理批评思想研究》、杜雪琴副教授的《文学景观之生成起点与发展过程——以江南三大名楼为例》、龙其林副教授的《地理图像史料、文学地理学科背景与专业精神——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中的地理图像史料问题及反思》等,文献资料丰富,论证严密,新见迭出,行文规范,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推动文学地理学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