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译注(精编本)国学经典朱永新及各地省级教育专家审定推荐》

作者简介:
《古文观止》的作者是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乘权、吴调侯叔侄俩。吴乘权,字楚材,他一生研习古文,好读经史。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就在福州辅助先生教伯父之子学习古文,后以授馆终其一生。除参与选编《古文观止》外,他还同周之炯、周之灿一起采用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过一个历史普及读本——《纲鉴易知录》。吴调侯,嗜“古学”而“才器过人”,他一生的主要经历是在家乡同叔父一道教书。二吴编撰《古文观止》费时有年。总策划简介:徐国静,孔子基金会全球文化大使,著名教育专家、演说家。译注者简介:郭晓霞,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现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副编审、《内蒙古教育》副主编。参与责编图书30多部,策划专题20多项。
内容简介:
一、本系列丛书在总目选编上,收入中国国学之精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序、精神有源的特点。
二、本书共选入十二卷,近六十篇,主要阅读对象为中学生。三、本书编辑目的,在于陶冶青少年优雅的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引导人生向善、向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让人生有根、精神有源。四、本书选编的篇章,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是历代家传户颂之篇章。以培养当代读书人仁德、忠诚、正直、亲孝、尊师、重学等素养为目的,具有时代意义。五、本书是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乘权、吴调侯叔侄两人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寄予了“仁义礼智信”的古代传统理念,是一部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的好选本。六、本书依照阅读的逻辑及成长所需,先列“篇章大意”,再列“正文”“注释”“译文”,并依文中具有成长、教育意义的内容,设置“成长启示”和“品读思考”,全书*后列出“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和“读后感”。七、本书“注释”“译文”部分,参考各家精妙、正确的注解,力争浅白、明了;“成长启示”则针对青少年成长需要,配合时代意义,做恰当的引导;“品读思考”在于启迪学生思辨的能力;“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则更贴近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实用性、导向性;“读后感”则是把对本书的具体感悟或得到的启示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古文观止》被誉为古人的语文教材,代表文言文的*水平。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书中选编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的散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古文,个别为骈文中的经典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语言简洁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辞优美。《古文观止》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的境界,这些不朽的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成熟的人生经验、艰深的文章美学,乃至博远的宇宙哲理。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删去了少量篇目,配以题解、注释及译文等,并辅以精美的插图,使之更具时代感。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