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生死场萧红中小学必读名著推荐书目》

PDF

作者: 萧 红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ISBN: 9787554608241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人。她以细腻且敏锐的感悟力,在作品中对生的意义做了深刻的解读。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别具一格,蕴含着一种醇厚的情调,形成了独特的“萧红体”,鲁迅称其为中国*有前途的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

内容简介:

《生死场》主要讲述北方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上演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故事。萧红以悲悯的笔调,展现了当时黑土地上的农民的生存现状,对旧社会中底层人民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此外,本书还精选了十八篇萧红所著的短篇小说,可说篇篇精彩,语言质朴却又内蕴深藏,字里行间表现出对旧社会的深切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无限同情。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做活动的时候买的感觉挺值得厚厚的,一本,先给孩子存着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和修改均免费详情9编辑骆驼祥子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本词条是多义词,共8个义项展开《骆驼祥子》[1]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歌剧版《骆驼祥子》是国家大剧院第五部原创中国歌剧,创作过程历时三年,是国家大剧院联手作曲家郭文景、编剧徐瑛、新锐导演易立明,集成创作打造的一部充满地域风韵的老北京经典题材作品。[2]中文名骆驼祥子外文名TheRickshaBoy制作方国家大剧院主创团队郭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我是不喜欢萧红的,个人私生活太混乱。不过书可以看看。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触目惊心,这是我从萧红的文字里感受到的。刺骨的文字使一个个惨烈悲凉的场景不由自主地浮现于脑海中。抗日战争年代,这是农民逃不脱的悲惨命运,女人们无法抗争的现实。我想,萧红的内心,也许比书中所看到的,更加绝望。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24岁写出了这样的故事,萧红该是经历了什么啊!想想都觉得可怕!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想到了老马,而最令人震撼的还是故事中所有女人的命运,那个年代,男人愚昧而残忍,女人无力而悲惨!特别是女人的生产,简直是一种折磨,好残忍……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买来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萧红传记对她还蛮有兴趣。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萧红以细腻,平实且丝毫不带自己主观色彩的笔触去描绘了中国三十年代时期普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和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状态看的我触目惊心,只能用生如蝼蚁来形容。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第一次读萧红的作品,风格和张爱玲的很不一样,感觉给你直面一击,用毫不委婉的语言和场景描述告诉你,这就是我的生活,可能苦难,但这就是我的生活,很不错,触动很深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一点都不觉得是在读小说,像血染的发生在80年前的事实。萧红她把一切生物都拿来描绘贫穷和无知了,蚊子、飞虫、小树…人并不活的比这些好过,甚至更没有价值,那样社会中的人好像只能作为物质生活着。整个故事就是埋藏于历史下的真实生活。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作者将生死写得透彻,超越了普通世俗概念。不论是村中的人,赵三,王婆,二里半,金枝,还是村中的一老马,牛,羊,狗都活得真实又残喘。一场接一场的死亡,或盛大肃穆或麻木卑微,每一个人物的塑造有血有肉真实得可怕,成了最盛大的悲悯与吊唁.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慢慢品味了萧红的这部成名作,窥见那时农村的一草一木,也看到了人们身上无处可藏的人性弱点,人们在生死两端,与土地抗争,精神世界的荒芜让人的本能无限放大。手无寸铁的农民透露着深深的执拗,最终也是难逃一个时代的洪流,而被淹没其中。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合上书本,满眼是萧条农田与荒凉枝叶,仿佛看到冷清的野外村庄里,几只野狗在乱葬岗悠闲觅食,几个老妇在炕上啜泣不已,几十里地开外的战场上男人热血沸腾、瞠目狰狞。这里的故事令人悲愤又深信不疑,这是日本践踏的几十万平方公里的东北缩影。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部分作家,写的都是顺畅的情感和文字,并且努力的顺畅和舒适,以便于抒发情感和立意。萧红先生的文字,是我读过的鲜有的逆文字,每一句话一个词语,都沾染着被生活的倒刺刮出的血丝,用文字本身的感觉去表达感受,独特的高明,难以通过练习所能达到的程度。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每次看萧红的书,我都觉得特别悲凉。那个时代的人,命,都身不由己。老天捉弄,侵略者残害。而他们祸害出来的残局,又让中国人自己祸害中国人。所以金枝从哈尔滨回乡下后说,我恨中国人。果真是生死场,他们大部分都死了。萧红最后也死了。我感觉故事里所有人遭遇的,可能她也或多或少的经历过。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萧红写作,总是在开头平静,高潮处热烈。此书不论主题,只不过一种局外人看局里人,而你我,萧红,都是局里人。人和动物或许都逃脱不了命运,芸芸众生只能在夹缝里生存,生来什么命,死时仍是什么命,都与出身,成长环境和时代脱不开。另外,生死场里对义勇军对抗鬼子的描写或许比一部战长沙更惨烈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