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PDF

作者: 周濂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4-1

ISBN: 9787300152202

页数: 306 页

作者简介: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学大学哲学博士,著有《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专著一部,《苏格拉底》、《海德格尔、哲学、纳粹主义》(均为合译)译作两部。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语言哲学。在《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财新》等报刊开设专栏。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学术新锐周濂十年来公开发表的随笔文章,包括时评、书评及其部分学术文章等。作者以其深厚的专业学养作为根基,把他对幸福、公正、德性生活、民主、自由、道德等等这些问题的哲学思考融进一个个现实故事和活泼泼的生命体验中,用最真切的道德直觉和清醒的问题意识和柳叶刀式的 概念分析能力,一猛子扎进问题的深处,把深邃的哲学拉回到“粗糙的地面”。

在本书中,作者想告诉我们,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喧嚣迷茫时代,在一个颠倒是非的时代里生活,个体性的痛楚可想而知,除非你放弃自身的价值标准,与这个肮脏的时代握手言和,或者闭上眼睛装睡。可是即使是在外部环境非常糟糕的情况下,一个人依然可以选择过一种合乎德性的生活,并以此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依然可以选择不止做个“好人”,还可以做个“好公民”。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不是一本通俗读物发表
很久之前买的了吧,和李承鹏的书还有柴静的看见一起买的。后两本十分易读,而这本缺断断续续看不进去,当时也没在意。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回想,的确是自己的知识积累太少,作者所讲所感于我并没有太多的触动。找个机会重新读一遍,应该会有不同的收获。还有就是各位评论的时候能不能多注重一下内容,你这评论不光是自己看的别人买书的时候会参考的,给那么多一星两星都是什么折了什么的,误导人啊真是。要不干脆亚马逊在评价的时候分开好了,内容打分和书籍质量打分,这样比较科学
2023-05-04 12:51:41
一毛钱入手,这价格算是给作者和编辑的劳苦发表
“本书收录的文章虽然在时间上跨度有十年之久,在主题上貌似也是东拉西扯,既有时评政论,影评书评,也有思想笔谈,但是归根到底,它们都存在着一种内生的视角,都隐晦地刻画了过去十年来我在思想与情感上的点滴变化”。由此可知,作者是知道书中文章没有相对明确的主题,若有,至多是“思想与情感上的点滴变化”记录。有青涩,也有相对成熟,但收录时是否应该考虑下取舍?否则,拿一个粗糙的雕像出来展示,同时解释说雕像上面记录着我每一刀的痕迹,这是对观众智商的挑战吗?【当然如果你喜欢带有打凿痕迹的雕像,我亦无可厚非】对于收录文章的考量
2023-05-04 12:51:41
一个文人的气息有多酸腐看看他的书名就知道发表
对我来说,这本书比文言文还晦涩。我从以下几点来说。第一,里面充斥着各种某某主义、某某派和某某人的大长名字,不是搞哲学历史的人估计这辈子都不会见到那些字眼,而作者就在其中大谈特谈以显示自己研究之深,无聊!第二,这本书更像是日记体,里面想到啥写啥,只有作者自己明白就够了。你出书给别人看,总得让人看懂吧,前后没有半点知识铺垫就一股脑的把历史时事全堆在书里,痛苦!第三,不是我想人身攻击,我觉得作者肯定是那种上课最无聊的老师,张口就各种”主义“的老师。这本书,真的是学哲学的人写的,没有明白的平铺直叙。如果你好久没有
2023-05-04 12:51:41
多看书,才有机会看懂书发表
初听这个名,我还以为这是本心灵鸡汤,后来同学推荐我看了看,很喜欢。叙述了很多故事,认识了维特根斯坦,网易了公开课《公正,该如何是好?》。全书大概有二分之一适合我,因为其他的看不懂,总得来说比市面上的心灵鸡汤好多了。推荐阅读:慢速,因为慢了不一定看懂,但快了一定都不懂…
2023-05-04 12:51:41
平和理性亲切发表
一直想买这本书来着,就怕文章会枯燥难读。没想到拿到手里就看得不想放手了。每篇文章都在千字以内,篇幅较短。点到即止,没有唠唠叨叨的解释。思路清晰,语气缓和,引导理性的思考。语言颇生动幽默。自序就看得我暗暗叫好。非常同意自序里的一段话: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一场彻底的清算,一场与自己的本性进行的战斗,一个也许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的“认识你自己”的追问......但是归根结底,你没有任何人可以依傍。
2023-05-04 12:51:41
很好看的书发表
作者周濂是个哲学系教授。全书有30%在讲哲学研究,看不懂。50%用哲学语言写作,长句很多,逻辑复杂,很不容易读懂。20%是用哲学的视角用平常话讲平常事,譬如评《南京南京》和《鬼子来了》,评“不满意就移民”论等,思路新颖。最后周濂说: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意识形态就是——当所有人都不相信。对现行社会的状态做了一个超出我之前理解的比喻:午后的幼儿园,老师在巡视,房间静悄悄,一帮儿童趴在桌上,其中大部分是装睡,想着半个小时后的绿豆汤。有些人装着装着真的睡着了。有的在拼命按捺自己骚动的心灵。
2023-05-04 12:51:41
感觉是一本适合知识底蕴厚的人读的书发表
大概是因为本人学识不足吧,当时买这本书是在学校的书单上看到这个名字,以为是比较轻松温暖的书,所以没怎么了解就买下来了。但结果一看才发现是一本这么大的书,里面的很多哲理什么的对于我来说太过深奥,也有很多人物不是很了解,有时还需要去网上查找有关资料。不过如果能坚持读完的话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扩展了知识就是咯
2023-05-04 12:51:41
有些晦涩有些厚度发表
一本哲学书,应该这么评价,诚如我的标题,只能怪自己功力不够,有些章节晦涩到很难读得下去,所以,如果是哲学系的学生,可以把他当做你课外读物的有益补充,对于普通读者,即使正襟危坐,可能还是会发现力有不逮,不过,正因为不能完全看懂,所以不敢妄评他的好坏,也因为看不全懂,所以不敢给太高的分值,以免误导。其实我本人还是喜欢社科类书籍的。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