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河志全套共设9卷11册分别为:总述·大事记、图志、河道工程与管理、通运、城镇、社会文化、人物、文献、附编》

作者简介:
《中国运河志》专家团队
邹逸麟(总主编,核心专家,《总述》著者)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地理学、河渠水利。历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第四届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史志学会会长、《辞海》副主编;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合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副主编,著有《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千古黄河》《椿庐史地论稿》《椿庐史地论稿续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从地理环境考察我国运河的历史作用》等专著和论文。曾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孝聪(核心专家,《图志》主编)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主持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著有《欧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图叙录》(中英文对照)、《中国区域历史地理》等,发表有关历史交通与城市地理、地图史、地方志、水利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数十篇。
张廷皓(核心专家)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原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考古。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发表《论西汉鎏金铜马的科学价值》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张英聘(核心专家)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明史和方志学史。著有《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等,发表《试述万历<杭州府志>的编修特点》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赵世瑜(核心专家)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以来的民间文化史与民俗学史。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材首批培养人选、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著有《吏与中国传统社会》《中国文化地理概说》等,发表《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等论文数十篇。
吕娟(《河道工程与管理》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防洪减灾、旱灾及对策研究。主持水利部重大项目《治水方略及水旱灾害基础信息》等。
倪玉平(《通运》主编)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财政史。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朝嘉道财政与社会》等。著有《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等,发表《漕粮海运与清代运输业的变迁》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李泉(《文献》主编,《大事记》主编)
聊城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秦汉史、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史、运河文化史。著有《山东运河文化研究》等,发表《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王云(《人物》主编)
聊城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史、明清经济史、运河文化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京杭运河文献整理与研究》,著有《明清山东运河社会变迁》等,发表《明清时期临清的贡砖烧造及社会影响》等论文数十篇。
吴滔(《城镇》主编)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地理学、明清社会经济史。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主持国家、教育部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林》《清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张士闪(《社会文化》主编)
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俗学基础理论、艺术民俗学。2009年入选中国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社科研究项目多项,著有《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等,发表《当代民俗志书写应有的追求》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
《中国运河志》共设9卷,分别为《总述·大事记》《图志》《河道工程与管理》《通运》《城镇》《社会文化》《人物》《文献》《附编》,约1400万字,采用方志体例、以分类叙事的方式全面记述中国运河历史文化。
本志中的运河包括中国主要的运河(含早期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灵渠等),记述自有运河起至今各运河的河道变迁、水利工程、运营管理、漕运通航、沿线重点城镇、社会文化现象、重要历史人物等。
是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