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余音:学术史随笔选1992—2015》

PDF

作者: 葛兆光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49590711

作者简介: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教授。原籍福建,1950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年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2006年至2013年担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获选*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全球学人”。著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等。

内容简介:

国家与民族的动荡不安,把所有学者抛进巨浪颠簸之中,把那个时代知识人的心灵撕得四分五裂。在这些学者身上,可以看到时代的吊诡、潮流的变迁和思想的动荡,一个时代的学风与人格,仿佛在暗黑之雾中渐渐消失,学术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识与政治在彼此纠缠,理智与情感在相对角力。尽管说余音绕梁也可以“三日不绝”,但是“三日”之后呢?余音或成绝响,总会袅袅远去。

本书收录了葛兆光教授纪念晚清民国以来16位已故学人的随笔。这些人中,有的融入历史的大动脉中,有的成了被遗忘的暗流。作者回顾他们的经历,探寻他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变”与“不变”,捕捉思想史与学术史、时代与个人间那微妙的角力与交融。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5-13 7.8k
追问
2025-05-12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5-13 2.5k
即兴演讲
2025-05-13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因为读了《中国思想史》,开始关注葛兆光老师。在《中国思想史》中便感受到高度的思想性浓厚的学术性,在这本随笔选中,葛兆光老师谈论民国学者,考据颇多,没有论文那么严肃,带几分散文的随和。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写史之人会心怀良知,良知会衍生出同理心。同理心的人情味照耀在白纸黑字之间,动人温暖。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葛兆光先生民初重要学人的学术史随笔,很值得一读。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无意中看到这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的书,虽然书中提到的文章没有读过,但并不影响开拓视野。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佳作中的佳作,虽然是葛兆光老师的散落各处的文章的集子,但是仍然能通过文字感觉出先贤们的学术敬业态度和为维护民族尊严所做的种种努力,感慨我们这个民族的多灾多难,此书非常值得珍藏并时时翻阅,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些先贤们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反思。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葛兆光先生的书值得推荐,特别是这种学术史随笔,点滴日积月累的思想,值得推荐阅读。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读过葛老师的思想史、且借纸遁,再读余音。觉得读葛老师的书很实在。受教益。向喜欢看此类书的朋友推荐了。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动荡的民国,却是学术大家扎堆的年代。一本有深度的民国学术随笔。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这本书的装帧还不错,理想国系列丛书,还没有读,内容不知道怎么样。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晚清民国以来,有关中国历史观点的最大变化是空间放大,时间缩短,史料增多与问题复杂。这四大变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文学术世界。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葛兆光先生的学术史随笔,文字内容如书名一样。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此书最少我以前读过十篇,可以说没拆封太半就已经读过了。大部分是以前的文章,买来也不过是情怀而已。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这次买了很多书,还没来得及看。装帧非常雅致,纸质也很好,冲着葛兆光老师的名头买的,相信内容不会差。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这个装帧真是越看越舒服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今年好像是葛老比较红,在书店翻了翻其作品,对这部学术随笔集更感兴趣,遂趁活动入了手。
2023-05-04 12:51:41
15发表
葛兆光先生的随笔集,对于文史哲各个学科都很有启发性!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