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砂器》

PDF

作者: [日]松本清张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ISBN: 9787544245609

作者简介:

松本清张(1909-1992)日本杰出的推理小说大家,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巨匠。1909年生于北九州,因家境贫寒,13岁即被迫辍学自谋生计,做过街头小贩、学徒、《朝日新闻》九州分社制图工,为了养活七口之家,曾一度以批发笤帚

内容简介:

凌晨四点,京滨-东北线首班电车即将从蒲田站发车,在发车前最后检查时,一具老人尸体在第七车厢轮下被发现。死者被人扼杀,继而遭受钝器击打,容貌尽毁……老人的身份、被杀的原因、凶手的动机……专案组费尽周折却铩羽而归,案件几成悬案。但探员今西和吉村始终不曾放弃,他们从一个个相关之人接二连三的“自然死亡”中,终于寻找出蛛丝马迹,一场纠结着无尽忧伤的人世悲欢徐徐展开……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一名慷慨仁慈、受人爱戴的老警员,在东京火车站被人谋杀。专案组费尽周折却铩羽而归,案件悬置。嫌疑人如此冷酷绝情,动机到底是什么?不甘放弃的探员,今西和吉村,抽丝剥茧,历经重重困难,终于确定了嫌犯的真正身份。在申请逮捕令的警局联席会上,本该高兴的今西却眼含热泪,嫌犯的杀人动机,让所有在场警员陷入了深深的沉默。推理小说中社会派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在解谜破案之后却又陷入关于人生、社会、命运的迷之中,久久不能释怀。一代宗师松本清张推理杰作,常看常新,感动至深。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继《点与线》《零的焦点》之后,终于还是买回了《砂器》。如果说《点与线》是侦破点设计巧妙,《零的焦点》是人物双重身份的设想独到,那么这本《砂器》却是无论从各方面看,都很完美难得的佳作。不同于其他两个故事,《砂器》中出场的人物很多,并且涉猎的职业也相当广泛,几乎可以看作真实社会背景的浓缩版。设定的人物多,自然编织的关系网就相对错综复杂。同样,因为设定的人物身份各不相同,涉及的职业也全不相同,对于一些领域的介绍就更加让人耳目一新,尽管写作的年代久远,却依然不失新颖。仔细回想起来,松本大师的推理,总是一步一步引导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有剧透,慎看!!!!!!有剧透,慎看!!!!!!有剧透,慎看!!!!!!有剧透,慎看!!!!!!有剧透,慎看!!!!!!《砂器》、《人证》、《追捕》、《望乡》四部电影,应该可以并称为80年代中国人对日本印象的四大集体记忆。《砂器》电影和小说的一大区别在于,电影更加袒护和贺英良,或者让他更多的表露自己的情感博得观众的伴有憎恨与可惜的同情感,而小说则非常不动声色地陈述出发生的一切,读罢之后,心底却自然涌起一股悲凉的情绪。当然,八十年代的读者和21世纪出的读者可能大为不同,据说八十年代的电影关注对和贺英良主要是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对于《砂器》,已不用多说了,正像腰封上所说,一代宗师的杰作啊。曾记得小时候有一段时期,日本推理火得不得了,那时候好像无人不知松本清张,无人不看《砂器》,连后来中居演出《砂器》,都还吸引我去看了,自己也在猜测,如此喜欢《砂器》,是小说?是电影?还是中居?不论答案是哪一个,都不离松本清张的影子。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今年应该是松本清张诞辰百年的纪念。不知国内出版界会不会大搞宣传。这几年日本推理又重新火了,尤其是东野的作品,自己也在追着看,感觉如今的推理越来越不是从前的纯推理了,忘了在哪看到过,日本宣传东野的作品时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这不是一个大读推理小说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缺乏耐心,只一眼就想看到结局。东野圭吾隐忍二十多年,这一喷发,确实是一发而不可收。无论〈白夜行〉〈嫌疑人X〉,还是〈秘密〉〈幻夜〉,以及〈流星之绊〉,都其味又浓又厚,像一块大牛排,吃得甚是过瘾。从这个意义上,松本清张最好的小说恐怕来得有些不是时候,还是在他出生100周年之际。但我相信,读他的文字,若都能平心静气,慢慢读下去,不是大口喝酒,而是如喝清酒,当一口一口的抿,不是大快朵颐,而是如品寿司,当一口一口地品。浅浅品尝,其味无穷。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从东野回推至宫部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没有之一,这就是最好。依然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品,让人思考很多。以砂器为名,却通篇未提砂器,但看后却非常认同该书名。再漂亮的砂器,浪花过后,依然只是一片沙子。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抽丝剥茧的重重追查山穷水尽复柳暗花明虽然最终破案有几分幸运和巧合在内仍不得不赞叹一线邢警不懈的努力和敏锐的直觉凶手的动机也极其让人愤慨是一部令读者欲罢不能的佳作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相对于点与线,砂器这本书名字比较含蓄,篇幅也比较长,出场人物更多,作者铺垫了很多烟雾弹,直到看完才知道真相。呵呵,日系悬疑小说的特点,大师的作品与普通作品不同之处就是会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无论看的过程中还是看完之后~~。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楼下说了,这是个浮躁的时代。。我是个浮躁的人,所以看这本书非常痛苦,故事讲了好长也不见案情发展。和我一样习惯了快餐式破案的筒子们可以考虑绕行><。但是话说回来,抛开个人偏好,这本书还是有诚意的认真作品。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看日本的推理小说总感觉有些不一样。有点平淡地似乎在中间就看到了结局。但是过程却又和你想像的不一样。拿到小说就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但是看到结尾处又觉得有些惆怅。回想过来,和作者一起,分析那些过程才是最过瘾的时光。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剧情是琐碎了点,办案方式很东方,讲了一个普通警察的敬业精神与认真态度,作案方式有点特别,看了这本书就明白了以前中国八九十年代很多电视剧剧情是怎么来的,似乎很多都是跟这本书学的桥段啊,呵呵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松本清张写的书挺好看,翻译也不错,故事情节有些地方真不可议,警察偶然看到一篇关于一女子在车上洒纸片的短文,居然能联想到是在丢弃凶手沾血衣服的碎片,这也被发现,凶手有够背的。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为推理小说三大宗师;松本清张代表作经典电影、超人气日剧《砂器》原著。激情澎湃的情节设置、严谨细密的解谜手法,尤其是深沉忧患的作家良知和深刻厚重的社会反思,使《砂器》成为开先河的杰作、划时代的经典。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抽丝剥茧的重重追查山穷水尽复柳暗花明虽然最终破案有几分幸运和巧合在内仍不得不赞叹一线邢警不懈的努力和敏锐的直觉凶手的动机也极其让人愤慨是一部令读者欲罢不能的佳作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一口气看完,只能说是一本了不起的作品.标题中写了"厚重"两字,其实更多是在向作者表达一种敬意.作者通过社会现象来揭示社会本质,把人的丑陋,自私,以及灰暗的心理完全地揭露出来.该书完成于60年代初,即使是现在看,对于中国当今的社会也有着借鉴意义.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