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是南朝刘宋宗室,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的次子。因出嗣其叔临川王刘道规,后袭封临川王。史称“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辞虽不多,足为宗室之表”。学者认为,《世说新语》应成于众手,并在刘义庆的组织下*终统一成书;也有学者认为,刘义庆为了避免政治上的迫害,因此“以世路艰难,不复跨马”(指不习骑射,不问军事),从而“招聚文学之士”,游心于著述。后来,梁代刘峻(字孝标)为《世说新语》作注,引用书籍四百余种,补充了不少史料,使许多已经散佚的古书借此保存了佚文,颇为后人珍重。刘注《世说》,是中国古代文献“四大名注”之一。
内容简介:
刘义庆编撰、陆蓓容、周梦烨译注的《世说新语(初中阶段导读版)》一书,充分展现了这一时代的风俗、习尚,以及人物的风貌、思想,所涉及的人物不下五六百人,上至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徒,都记载在列。全书原八卷,南朝梁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共一干二百多条。此书主要记载东汉末至魏晋间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琐语,其中以两晋时期为主。
鲁迅曾称赞《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给予极高的评价。文中所载人事虽各各不同,但逸笔草草,传神写照的特色却一以贯之。作者写人,往往抓住人物的三言两语或神态举止来刻画其精神风貌,又或者通过美好的自然景物来比拟人物仪态。如“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一语,成功地描写出王子猷超然物外的形象,而“濯濯如春月柳”,则令读者在对融融柳烟的想象中,体味到王恭和煦安恬的风仪。《世说新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饱满真实的魏晋时代,它也因此成为历代文人百读不厌的书。此书优美的文笔,引领着读者去追怀“魏晋风度”,它也由此影响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格和志趣,成为他们的“精神桃花源”。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