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吸附100问》

作者简介:
杨正红,仪思奇(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85年毕业于今天的北京大学药学院。之后,师从著名化学家,我国生物无机化学学科的开拓者,中科院院士王夔教授,完成硕士学业并留校任教及从事科研近十年。曾担任瑞士华嘉公司分析仪器部产品专家,销售经理;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市场部经理,北方区经理;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康塔克默仪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正红先生从事颗粒和多孔材料物性表征近20年,虽然已经离开学校讲坛,但始终没有中断学术探讨和研究。这期间,先后发表或合作发表涉及粒度测定,纳米技术与纳米科学,吸附理论及氢吸附的论文10余篇,多次被邀请作为国家标准审查专家组成员。2007年11月,被中国化学会催化分会邀请为特聘教授,从事吸附理论及其应用的讲授。杨正红每年平均受邀讲课约10次,足迹遍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全国诸多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兰州化物所、过程所和生物能源所等相关著名研究所。杨正红2008年被选为北京市粉体技术协会理事。
内容简介:
气体吸附分析技术作为多孔材料比表面和孔径分布分析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本书以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新规范为基础,介绍了涉及比表面和孔分析的基本概念,澄清了某些混乱认识,讲解了IUPAC对孔的新定义和BET等比表面和各种孔径分析理论的适用范围,以及各种气体实验方法、目的和实验条件,并解读了各种多孔材料的吸附等温线和回滞环类型及含义。本书结合编著者多年积累的经验,以实用为目的,按实验的思维顺序进行编写,为研究人员、青年学子提供了入门级知识,是物理吸附基本知识的普及性读物。本书包括基础篇、实验篇和应用篇,可作为一般操作人员的应用和指导手册,亦为中高级研究人员进行正确的比表面和孔结构分析提供了指南。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