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逃离》

PDF

作者: [加拿大]艾丽丝·门罗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30216224

作者简介:

艾丽丝·门罗,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迄今出版了14部短篇小说集,将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吉勒文学奖、英联邦作家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收入囊中。2009年获第3届布克国际奖。20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逃离》《亲爱的生活》等。

内容简介:

《逃离》是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艾丽丝·门罗代表作,极受读者喜爱,中文版累积销量已超70万册!该次精装收藏版,加入了《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专门为该书写的精彩的长文导读,对内文进一步修订,装帧精美典雅。《逃离》讲述爱的力量和无止境的背叛,讲述琐碎生活中的不安分、错过的机会,讲述一次又一次的逃离,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门罗关注日常生活,善于捕捉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不同年龄、不同境况中的人,在门罗朴实克制的文笔下生动鲜活,似可触摸。

每个人总会遇到什么事,什么人,让你觉得像肺里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能不感到疼。可是每当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便能觉出那根针一直存在。

猜你喜欢

风起陇西
2025-05-21 9.3k
2025-05-20 2.3k
北上
2025-05-22 1.9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引用上面一位TX的话:恐高症001初级评论员“所谓大师,我以为就是写出了一般人心中所想、所感但却无从表达的意境。”这样的意境,在这本清淡的书里比比皆是。当卡拉回到丈夫身边之后,肺里仿佛有一根针,随着呼吸轻轻地刺痛;当朱丽叶与牧师就宗教问题争执,两人火气都越来越大;当若冰依着一年前与一位陌生男子的约定来到特拉特福德,在剧院里神不守舍、举止失措;当劳莲怀疑自己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眼看一件“大事”就要成真;……虽然不是人人都有的经历,但却是人人都有过的情感,如此真切,难以言说,却又在作者笔下一一准确成形。的确是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想当然地觉得《逃离》是一本长篇小说,因为中短篇小说集在国内难获出版,更不被普遍患有长篇小说迷狂症的读者青睐,《逃离》的出版方也在淡化它的中篇小说集形象,事实上,《逃离》由八个略长的中篇小说组成,其中三个是连贯的,但艾丽丝·门罗的小说,每一篇,都足以当做长篇小说来读。用阅读感觉来划分,中短篇小说可以粗略地、武断地分为两种,一种像核桃、玻璃球,但求畅快、戏剧化,主张精巧和俏皮,发展到极端,就是欧·亨利和星新一,为了这一段故事不顾一切,倾家荡产地盛装上演,刻意破坏人生的肌理,罔顾人生的开放性,我们受这种小说熏陶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透过《逃离》第一次接触到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作品.门罗对女人内心的了解,对女人感情世界的透彻分析,这些元素不仅在她的笔下被描写的如此淋漓尽致,而且准确度惊人.读了门罗的书,你会对自己説"Yes",这就是生活,活灵活现的摆在我们面前,不需要太多优美的词汇来点缀,但同时是那么的真实,贴心...《逃离》是由几部短篇小说而组成的,并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人公都是女人,平凡的女人,甚至在读者看来似乎有点不起眼.她们都来自城郊小镇,她们也许互不相识,也许曾经擦肩而过,但她们在门罗的小说里同命相连:她们为自己的感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我其实没有太多时间读书,只是被封面上那朵漂亮而又有点惆怅的蒲公英吸引。翻开里面,发现都是40多页的短篇,不用担心总被一个故事纠缠,特别适合抽空读读。没有想到,第一篇卡拉的故事就让我格外亲近。年轻时的她一样是不管不顾的单纯。但几年的真实生活,已经承受不了脆弱。而真正决定逃离丈夫的时候,却仿佛一下子清醒。女人都有出走的心结,但真正不满意又不能克服的可能其实只是她自己。所以卡拉最终回来,并且不再朝那一带走,抵抗着那样做的诱惑。就这样精湛的四十几页,可以让一个女人停下来看看几十年一路走来的自己,这或许就是短篇小说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门罗的细节没有隐藏什么机关或隐喻,它们一一出场,阐释主人公的生活,然后,在某一天,将他们背叛。《逃离》里的8个故事,用的是写实手法,然而命运却隐藏在一个个细节的背后,悄悄扭转了主人公的一生。例如《逃离》里走失后重新出现、像幽灵一样凝视着卡拉的小羊弗洛拉;《机缘》里卧轨自杀的男子;《激情》里格雷斯偶然弄伤的脚;《播弄》里若冰那件未能及时从干洗店里取回的绿裙子;《侵犯》里艾琳感情冲动下的一次汽车出行……门罗对小说艺术的最大贡献,就是恢复了小说的神秘性。她不阐释故事,不干预故事的发展(其实作为小说作者,她在背后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老杰克和老罗丝的《革命之路》,在1小时10分钟左右,关于是否离开革命山庄,去巴黎开始新的生活,两人发生争执。这时候有这么一段对白:Frank:“Youjustwantedout,huh?”Apple:“Iwantedin.”一直很爱这句话,out和in之间的张力,闪耀着前方熠熠生辉的希望,却也映射出一种孤注一掷和力不从心的挣扎。————————我是进入主题的分割线————————娜拉之后,“出走”基本上可以算是女性主义的一个母题了,多少有点老生常谈,既不新鲜,也不刺激。加拿大女作家门罗的中篇小说《逃离》,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书名很简单,却又那么吸引人——《逃离》。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词,究竟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一部北欧电影中是这样说的:Tofleeislife,tolinger,death.生活是一场逃亡呵,按兵不动,无异于等死。这是一部站在女性视角写出的故事,每一个短篇都是那么朴实,至少读上两遍方能体会出其味道。女性的出逃,不管初衷是什么,逃离的想法总是大同小异。离开这里,到别处去。敢于逃离的人都是勇敢的。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逃离呢?所谓逃离,大概跟自杀一样,是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或一直拥有的闪念。不同的是,万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加拿大的爱丽丝*梦若,被誉为当代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今年又获得了英语小说界的诺贝尔奖:“布克奖”。她的小说集《Runaway》中有一篇《Passion》(激情),讲述了一个加拿大贫困学生的故事。Grace(格瑞斯),20岁的高中毕业生。她的各门功课就是放在以用功苦读著称的中国学生中,也可谓出类拔萃。高中最后一年,她参加了历史、植物学、动物学、英文、拉丁文和法文科的考试,门门都得了高分。但是她不想毕业,又接着学了物理、化学、三角函数、几何和代数。甚至还想自学希腊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和德文。可惜学校没开这些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第一次读门罗的文字,心中怅然若有所思。这是一个流行长篇小说的时代,一个雄心勃勃不再优游的时代,一个常常会忘记乡村田园的时代。这个时代里,女人与男人一同做梦,一同梦醒。当梦碎的时候,倏忽发现岁月早已令容颜苍老。这个只写短篇的女人,这个同时代格格不入将短篇写到及至的女人,却从岁月流失的倏忽里,从女人新添额头的一丝皱纹里,从女人望向窗外的怅然若失里,为人寻访到一丝故旧,一个久远的传说。那传说便是:女人都曾梦过,即使嫁了,即使老了,即使丑了,都要梦。否则,女人一定会枯萎。女人在不能做梦的地方,只会老去丑去;女人若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虽然门罗不乏自己的文学师承,但门罗就是门罗,她给我们提供的小说境界是独一无二的。既不是契诃夫,也不是莫泊桑。所谓大师,我以为就是写出了一般人心中所想、所感但却无从表达的意境。对这部作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既可以从头读到尾,也可以从第二篇开始读,而我认为对一般读者最合适的读法是从《播弄》开始。无论怎样读,《逃离》都是一部当得起一读三叹的作品。虽然出版只有短短几年,但只要你认认真真地看过一眼,就知道她早已具有了经典的品质。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透过《逃离》第一次接触到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作品.门罗对女人内心的了解,对女人感情世界的透彻分析,这些元素不仅在她的笔下被描写的如此淋漓尽致,而且准确度惊人.读了门罗的书,你会对自己説"Yes",这就是生活,活灵活现的摆在我们面前,不需要太多优美的词汇来点缀,但同时是那么的真实,贴心...《逃离》是由几部短篇小说而组成的,并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人公都是女人,平凡的女人,甚至在读者看来似乎有点不起眼.她们都来自城郊小镇,她们也许互不相识,也许曾经擦肩而过,但她们在门罗的小说里同命相连:她们为自己的感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逃离》这本书是由8个短篇小说共同组成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播弄》。生活平淡无奇,毫无快乐而言的女主人公:若冰跟自幼患上严重持续不断的哮喘病的姐姐相依为命,常年患病使得姐姐尖酸刻薄,毫无生气,即便是好友,也是唯一的访客威拉德来玩牌,三个人也不能开怀大笑。去城里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成了若冰每年一次的快乐。那年夏天,若冰在看完戏以后,在洗手间里丢掉了手提袋,身无分文的她无法吃晚饭,无法做火车回家。在街上漫无目的游走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带狗遛弯的俊俏外国男人。热心的男人带她回到自己的家,为她准备晚饭,为她买好回程的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八篇小说,八个女人的故事。然而,除了女人,这些故事中最擅长告诉我们的,是谜一样的人生,而这些,在不经意间,是如此易于从指缝间溜走。一次次次被书中人物的顿悟击中。《拨弄》的最后一页由其精彩,命运、时间、错过河错觉,那诸多因素,在女主人渐渐老去的心中呈现出了真实的轮廓——爱情,也许是两个人同时走入一个特殊空间啊。……李文俊的译文,将门罗的特色完美地展现出来。多久没有读到老作家的东西了?多年来的消失隐匿,原想要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译否?不想,老翻译家的文笔的确高出同侪,门罗的老道精辟,不恰恰需要一个如此饱富经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一朵纤毫可见的蒲公英,起了风,伞形种子四散开。终究要离开,只是,不知那风何时自何处来。她们的出离也一样,无法以男性思维的因果律解释。这恐怕就是波伏娃的感慨吧,“在人类的体验中,有一整块地方被男性故意忽略了,因为他无法去思考它:这就是女人经历的体验。”她们的温顺永远和拒绝相伴,而拒绝又必然永远与接受相伴。随手翻开一页,遇上一个故事,稍稍沉静下来读完它,这本书最适宜这么去读。与门罗不疾不徐的叙述合拍,里面有一种浑然的韵律。余音绕梁,于是,不自觉地再次回到故事开头,体味类似回甘的享受。透过她们的眼睛,感受人心,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什么才是写作呢?知道艾丽丝•门罗吗?那才是真正的写作!——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她的写作近乎完美,你很难不被她文字的细致和精准折服。——简•斯迈利在她的笔下,一个最细微的时刻就已经包含了人生的最高法则。她是世界上最好的短篇小说女王,77岁荣获第三届布克国际奖。她从少女时代就开始写小说,直到37岁才出版了首部短篇集。她即使是30多页的短篇,通常也要写上两三百页的backstory,然后精练。她大学时代就做过女招待、烟叶采摘工和图书馆员,大二因结婚而辍学,连生四个女儿。她“趁孩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