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

作者简介:
李楠,武汉大学新闻学硕士,南方周末图片总监;评论家、资深图片编辑、策展人。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新闻摄影金烛奖”等20余项专业奖项;曾任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丽水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等专业展赛评委;发表学术论文20余万字,在多个专业报刊开设个人专栏。
内容简介:
在整体视觉文化转向的"读图时代",关乎摄影与摄影家的书籍虽然不少,但真正触及内核、并在转化为公共经验方面具备可能的并不多见。《影响》是一本兼顾新颖与深度的书。它将典型个案研究、学术评论与艺术史经典作品评介相结合,在把握中国摄影整体发展脉络的基准上,精心选取21位在不同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每一个案单元由四部分构成:从对他们摄影理念产生关键影响的作品出发,钩连摄影史与艺术史--这既是摄影家的精神寻根,也是艺术家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然后,以个人感性与学术理性之间相互印证和平衡的深度访谈展开"第一手"阐述;第三部分,则是精炼犀利、颇有个人独见的评论,攻其一点,集中挖掘:这位摄影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其在当代背景下的个体意义与公共意义又是什么?最后,摄影家用自己的代表作品,做出回答与呼应。著名评论家李楠以严谨的态度与精准的书写,避免花哨、滥情与似是而非的轮廓性说辞,于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摄影家个案研究中,构建了一个以时代与个体为纵横轴的坐标系,梳理与探索了关乎摄影本质的诸多问题,呈现了中国当代摄影的精神脉络和生动图景,好看,耐读。作者自序李楠显而易见,"读图时代"的全民狂欢终结了摄影的"英雄时代"。摄影家不再是普罗米修斯和堂吉诃德,他们只是影像汪洋中的泅渡者。社会价值观的多元与失衡,艺术边界的模糊与交融,以及错综复杂、不断超越经验与想象之外的现实,让摄影家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摄影的问题,不仅是如何面对世界,更是如何回归自身--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所有风格、类型、手法、语言、媒材、技术、潮流的嬗变、创新与消长,都是这一命题引发的外在表现,而它们的发展、变化,又牵动着摄影史、摄影本体、摄影伦理、摄影批评,以及摄影与其他学科、艺术形式交叉衍生的学术层面的推演。一位摄影家,如何不陷落在这种种外在表现,以及各种理论造词运动所带来的焦虑、困惑和无所适从之中?如何将个人内心的体验,转化为一个时代共同的观看?又如何证明摄影不是机械的记录,照片实乃评价的产物,并以此对现实犀利发声,推动摄影在民主与观念的当代真正进步?摄影家,怎样才能横渡图片的汪洋,抵达精神的彼岸?这里,有21位摄影家,正在用带着体温的思想交锋与影像实践,为上述问题旁证、引证与存疑。他们拍得都不错,看看他们怎么说。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