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紫禁城的荣光

紫禁城的荣光 PDF

作者: [日] 冈田英弘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7-5

副标题: 明清全史

ISBN: 9787509799345

页数: 401 页

作者简介:

冈田英弘,1931年生,现任东京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1957年因研究《满文老档》获日本学士院奖。

神田信夫,1921—2003,曾任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退休后任明治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长、东洋文库研究员等职。1957年因研究《满文老档》获日本学士院奖。

松村润,1924年生,现任日本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1957年因研究《满文老档》获得日本学士院奖。

译者简介:

王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内容简介:

描绘了14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初海陆亚洲联动的宏伟画卷

“农耕帝国”与“游牧帝国”融合,庞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诞生

三位日本学士院奖获得者联手执笔

雄壮威严的中国皇帝之皇城——紫禁城,是由蒙古人始建,并经满族人之手才得以保存至今的。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的合二为一造就了庞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哺育了汉文化与汉人的两河流域——“支那”是如何将满洲、蒙古、西藏、新疆等周边地区统一起来的?14世纪后半叶元朝的北徙与明朝的崛起,直至19世纪初清朝的盛极而衰,亚洲激荡的450年尽在本书之中。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5-13 7.8k
追问
2025-05-12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5-13 2.5k
即兴演讲
2025-05-13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明清以来的历史可谓复杂多变,读懂这段历史可以理解中国专制皇权的强化和晚清以来中国不可不变的原因。作者从外国人的看法来讲述这段历史,值得一读。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可以从几千年的老邻居那里听听家里以前的事情,不需要为尊者讳。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甲骨文的书设计得很漂亮,让人有购买的冲动,内容待看后评论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二十三万字标价65元,绝对价格虚高,半价入手都觉得不太值,虽然不能完全按照字数来衡量书的价值,但是说明内容并不多,每行间距很大,排版稀疏,凑页数,属于概论性的泛泛而谈,举个例:讲洪武帝朱元璋就一页半千字都不到就完了,这种书在网上下来看看就行了,真没必要花钱买,后悔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从亚洲的角度看中国,典型的日本特色中国史著作。值得一读!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14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初亚洲激荡450年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雄壮威严的中国皇帝之皇城——紫禁城,是由蒙古人始建,并经满族人之手才得以保存至今的。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的合二为一造就了庞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哺育了汉文化与汉人的两河流域——“支那”是如何将满洲、蒙古、西藏、新疆等周边地区统一起来的?14世纪后半叶元朝的北徙与明朝的崛起,直至19世纪初清朝的盛极而衰,亚洲激荡的450年尽在本书之中。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甲骨文系列丛书,本本都有其突出之处,这本书书写明清的佳作,内容充实,可读性强,但是作为日人的著作,总有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差异之感,让人有些不快。也许是环境背景不同所造成的。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日本学者写的中国历史,叙事方式和视角都很有趣,值得一读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三个日本人写的中国明清历史。买了看一看有没有反动的地方。………嘿嘿嘿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很有收获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读日本人写的中国历史,就一个字——爽。中国人自己说不清楚的历史,到了日本人的笔下,一清二楚。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历史,了解明清历史,去探寻历史的真相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甲骨文丛书作为社科出版社的代表作品每一部都值得一读。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甲骨文系列必属精品!看书也是要分年龄的,当你觉得那些心灵鸡汤、美文阅读、罪案推理和武侠奇幻等等怪力乱神不再满足你的求知欲,说明你的精神需求进入如饥似渴的时代!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不是从中原文化看边境,而是从高原生态看平原。紫禁城就此闪亮登场,中国在外部势力冲击下,变得更开放和融合,蒙元掀开中华世界史的新篇章,明清在这样格局下的作为,都有内在逻辑的必然。
2023-05-04 12:51:41
15发表
接连看了几部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的书,发现角度与传统史学果然差异巨大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