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

《下面,我该干些什么》

PDF

作者: 阿乙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73997

作者简介:

阿乙,江西瑞昌人,生于1976年。《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得主。出版有长篇小说《早上九点叫醒我》,短篇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春天在哪里》《情史失踪者》,中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模范青年》,随笔集《寡人》《阳光猛烈,万物显形》。本书已在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韩国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看似普通的一天开始,只是十九岁的“我”正在为杀掉自己*的朋友做准备,“我”把她引诱到家里,取其姓名,案发地血流成河。就这样,“我”成为社会焦点,一场以“我”为主角的猫鼠游戏就此展开。

《下面,我该干些什么》通过对一件“无由”谋杀案的描述,展现虚无者的可怕心理。伦敦大学汉学家蓝诗玲(JuliaLovell)认为作者阿乙在技术上对一起黑暗事件做出了完美无瑕的描述。

猜你喜欢

胜算
2025-05-21 9.6k
红雾
2025-05-20 3.2k
记一忘三二
2025-05-21 1.8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第一次读阿乙的小说,没想到这么精彩。9万字的作品,花上二三小时即可看完,即让人深思不已。小说中,我看到这些:19岁高考生,家庭温暖缺失,社会失衡之中,脆弱无依的灵魂,孤寂无所希望地存在,自我放弃又充满自我满足的充实式的赴死计划,潜意识中的抗争与有行动力的报复,可以说阿乙的这部小说便是揭露当下心灵衰竭之社会病灶的一部力作。小说很灰暗,又张扬着残酷的美。让人又想起鲁迅先生一句老话“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撕给人看”,阿乙通过主人公的这场有预谋的杀人计划,勇敢的赴死,追捕与逃亡的经历,通过第一人称犯案与逃亡现场的描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曾经有过一个灰色的笑话,一个神经病望向天空,于是整条街的人都望向天空。起初驱使人们这么做的原因是好奇,而在好奇久久的不到满足的时候,这件事就变成了一种探索,探索所谓未知的意义。在这短短的九万字中,阿乙并没有做过什么推理,他做的,仅仅是架构一件虚空的事情,让人们追逐着自己内心深处的好奇,当终将明白不是所有的好奇心都会得到满足的时候,转投一种意义的探索。然而,这样的人生注定没有寻常的意义。它全部的意义仅仅是:没有意义。这是一场奇妙诡异的阅读之旅,起初,你会以为这是一场可以追根溯源的谋杀,甚至在内心深处为这个少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制定计划目的:充实方式:逃亡手段:杀人资金:一万当看完这本书好几天后,我把准备计划写在空白的纸上,然后凭着记忆填空。除了差点把方式也给填成杀人没有其他的错误,但也显见我还是没有很清楚的把握阿乙想要传达的脉络。在这个不到十万字原来由06年发生的一桩真实的案件改写而成,第一人称的叙述也就是阿乙对于那个杀人犯做下一切的时候的内心揣测,阿乙在书中说这是自己近年来写的这类的小说以及各种有名无名的人都争相传诵阿乙乃是近些年来中国最好的作家,又冲击诺贝尔奖的希望等。我发自内心的鄙视这种宣传效果,对然书确实写得好,但如果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本身就有一种令人不知所措的感觉,因为毕竟是一个疑问。作者阿乙确实让人看到了他的才气,最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有人拿这本小说与《麦田里的守望者》相提并论,我看也是可以的,那本小说我也看过批判性、反思性算是强的。不过不同的是《下面,我该干些什么》的主人公没有一个姓名式的代号,当然这不影响这个主人公本身思维的复杂。整篇小说简单来看就是对一个人杀人后的所思所想、各种感受的基本描述,然而就在这个描述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个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复杂的犯罪心理。说句实话,这本小说至始至终都贯穿着这个杀了人的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我们都曾有过那么一段,和青春有关的日子,和岁月无关的心事,和心事无关的各种情绪。那是无处释放的青春,那是我们成长所必须经历的阵痛。不会太近,也不会太远,就在我们走过的十八岁,它静静地看着我们的到来和离去。如果你能安全度过,那么成长便是必然,如果你不能安全度过,那么后果亦然。《下面,我该干什么》就像是这样一本书,这样一个无处释放的青春,我们无所适从,主人公同样无所适从。在推理悬疑类的小说中,这本书有些另类,它不是将谜团展现给我们看,让人破译其中的密码,它是将密码告诉我们,让我们自己深入谜团,找寻这个谜团的源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是阿乙的新书,在2011年底曾以《猫鼠游戏》为名被刊发在《今天》杂志上。阿乙在微博上说,将故事重新命名为“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来源于电影《发条橙》中的一句台词,而我依稀记得有一个叫lan-die的网友对此片有过精辟的评价:“影片通过一个漫长而完满的暴力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对待暴力与对待行为准则的态度不经意间便自相矛盾,既反对暴力又以暴制暴,西方社会一直追寻的人性在影片中却不复存在,这使影片给人一种飘渺洪荒的感觉,而对社会政治的深刻嘲讽以及人的生活信念的崩溃与迷茫也表达着一种深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推理,悬疑类的小说我读过不少,但是我还从来没有读到过有如现在捧在手上的《下面,我该干些什么》一书。这绝对是有点不同于常规思维下的悬疑类作品所在。而在品味的过程中,读者也似乎可以感受到另外一种全新的悬疑作品视觉欣赏角度。以红色为打底,以一个神情无动于衷,茫然之下却又似洞察一切的感官映衬着这部小说的封面。而在硕大的白底黑字的标题之下更是相关此书的特色点评。让读者可以在看着封面之时也情不自禁地产生出某种异样的情愫。至少通篇阅读完毕后,我很是赞同这里的相关文字提炼“一个犀利,深刻,直面现实;一个伤感,忧郁,留有希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孤独臆想的罪犯偷爱警/文冷木的人,并不都是罪恶的生性本色。杀人犯,不太冷,但很累,溅在身上的血,可以洗去。却解冻不了,源于内心那一条条流淌的河,冰封在昏暗的坑窑里。孤独的人,已经习惯,在自我的世界里,默默的打造一切。一个人的国度,一个被外界认为天真、虚幻、幼稚的乌托邦。意犹未尽的沉溺,品尝着属于自己的圣果。从乌托邦里抽离出来,自我需要,面对现实的残酷和麻木。只要肯于放弃,面对陌生和无畏的微笑,可以得到相守的信任,幸福的满足。积极争取,积极迎合,却依然无法填补内心的苦涩。因为孤独不是一时一刻就可以慰藉的,孤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文学演算一次谋杀案,让我们看到了什么?读完该书感觉:主人公杀死女同学根本不可能,杀人有可能,好像李敖也写过类似一本书,是哪本?司汤达笔下的《红与黑》就是根据一件法院审理公布的刑事案件写就的。一本书真能折射出社会的形形色色……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书开头有点枯燥无味,直到作者描述如何残忍地杀死那个女孩的时候,我才觉得这书挺有趣,居然将死人倒放在洗衣机…最精华的就是结尾的告白章,确实给予人对人生的严肃思考,那些无聊、无所事事的人才是最危险的。文章语言简单粗暴深刻。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主人公为了几天的充足而犯罪,他并没有将犯罪当成本质上的意义去理解,会有这些思想的人并真的实行了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整个逃亡过程中他从来没有因为一条生命在他手中消逝而有任何不安和忏悔,显然主人公的思想被他自己框进了单独的世界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作者像导游一般牵引着我一路跟随他的脚步在书中徜徉,他只是带我看了一个故事,并没有告诉我故事的好坏。留给我无尽的思考,尤其是狱中思考那段,说不知道是自己想像出了他人的一生还是自己就是他人想像出的一生。在哪里都是这样。书很棒,很喜欢。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就注定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言,我并不想为主人公辩解什么,也不想简单地把他的行为推给社会的冷漠、学校的无视、家庭的悲剧、亲友的冷嘲。我只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轻易地指责别人。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怎么会是一个无理由的杀人犯呢?我很是不解,这是太有理由了才杀,无理由只是杀人犯本身的对白,也许是对婶婶的怨恨而抱负在孔洁身上,也许是对孔洁身体的幻想,也许是为了逃脱自己心灵的某一深处,这是心灵的扭曲,他本身这就是自虐,他这是孤独寻求解脱的方式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黑暗的人性在平淡的文字情绪中被描述出来,疏离感带来的冷漠,却让感慨更加深沉。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