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华文全球史009·三十年战争史》

PDF

作者: [英]塞缪尔·罗森·加德纳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ISBN: 978750755019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塞缪尔•罗森•加德纳,英格兰杰出政治家克伦威尔的后裔,英国历史学家,清教徒革命和英格兰内战研究方面*权威的专家。他毕生致力于17世纪英格兰史研究。他曾任伦敦国王学院近代史教授、《英国历史评论》主编。在历史研究中,他重视原始资料的搜集,曾赴巴黎、罗马、布鲁塞尔、威尼斯和锡曼卡斯等处查阅多种文献资料。

译者简介

王晋瑞,博士,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翻译系主任,长期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活动,研究方向为语言对比与翻译,实践专长为人文社科翻译,曾主编翻译教材一部,出版译著三部,在国内外各级期刊上公开发表翻译研究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省级翻译研究课题一项,参与省级翻译研究课题两项。

内容简介:

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是如何从波希米亚革命阶段(1618—1624)一步步发展到丹麦参战阶段(1625—1629)、瑞典参战阶段(1630—1635)与全欧混战阶段(1636—1648)的?这场几乎囊括整个欧洲的大战是如何从宗教战争蜕变成争霸战争的?“修昔底德陷阱”是如何在波旁王室与哈布斯堡王室厮杀中应验的?杰出的军事家到底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战后格局为什么不能长久维系和平而只是更大战争爆发的休养生息期?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5-16 7.8k
追问
2025-05-16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5-16 2.5k
即兴演讲
2025-05-16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拜读了席勒的著作,也许是翻译的问题,看得云里雾里...期待本书不负我望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由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欧洲国家混战,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本质是争夺霸权政策和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化史上的重要成就,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雉传说两个部分,既反映丁古希腊祟尚自由的民族性格,又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对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影响巨大,“也是欧洲文艺作品所最常取材的渊薮,不懂得希腊神话简直没法去了解和欣赏西洋的文艺”。《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作者,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文学史家、翻译家郑振铎先生花费十余年时间从事希腊神话的翻译和介绍。这部《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便是作者广泛搜集、翻译,整理西方相关著作的结晶。《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取材的广泛和权威、文辞的优美均堪称国内希腊神话译介领域的顶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的主战场在德国,战争期间德意志地区饱受摧残,人口锐减。战前德国人口1600-1700万,战后降至1000-1100万,人口损失五六百万之巨(比例高达30%),绝大多数是平民,德国男性减少近半。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长期以来,哈布斯堡家族一直在寻求增强他们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广大领土和资源的实际控制权。他们最愿意看到的是将帝国变成一个统一的君主制国家,三十年战争是他们为实现统一德意志的目标所做的真真切切的最后尝试,但他们失败了。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法国是信天主教的,但是为了称霸欧洲和新教国家站在了一起)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宗和波兰的支持。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德意志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此前,法国因为自身是天主教国家,而且内部贵族与胡格诺派叛乱,一直只是假手他国以削弱哈布斯堡皇室的实力,但当丹麦、瑞典与神圣罗马帝国的新教诸侯均告失败后,法国终于在宫相黎塞留的带领下直接出兵,与瑞典联合对哈布斯堡王朝作战。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这场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这场战争使日耳曼各邦国大约被消灭了25至40个百分比的人口;路德城维滕贝格四分之三人口阵亡,波美拉尼亚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阵亡,西里西亚四分之一的人口阵亡,日耳曼各邦国男性有将近一半阵亡。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17世纪上半叶火药武器普及,加农炮机动性提高,轻便的滑膛枪取代了原来的火绳枪,长矛等传统兵器逐渐被淘汰。火药武器尤其是加农炮的制造、维护、修理、消耗和运输等费用明显高于冷兵器。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瑞典国王取得了德意志的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并因此成为了德意志的诸侯,可以随时插手德意志的内部事务。而且瑞典亦得到五百万杜卡登的赔款,并从此一跃成为北欧强国。直到北方战争的爆发。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是如何从波希米亚革命阶段(1618—1624)一步步发展到丹麦参战阶段(1625—1629)、瑞典参战阶段(1630—1635)与全欧混战阶段(1636—1648)的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这危急存亡之际,再度起用原被贬斥的华伦斯坦为统帅,在该年11月与瑞典军进行吕岑会战,可是瑞典再度获胜,但同时瑞典军的主帅古斯塔夫二世国王亦阵亡,从此瑞典军丧失进攻能力,而华伦斯坦则退回波希米亚,后来因为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所猜妒,遭到其派刺客暗杀。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法兰西首相黎塞留的外交鬼谋,瑞典国王阿道夫二世的人民情怀,武力至上主义者华伦斯坦的统一愿望等等,都在他的书中得到了体现。一场战争,在他笔下,成了一首波澜壮阔的史诗。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任何改革/变革/革命的背后都是利益~什么宗教、信仰、理想,到头来还不如说利益来的透彻,唯一的差别就是受益人的多少。感觉不是大陆翻译的,很多地名都不是大陆正式的译法。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