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小仲马(AlexandreDumasfils,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法国剧作家、小说家,亚历山大·仲马是法国小说家大仲马任奥尔良公爵秘书处的文书抄写员时与一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因与其父重名而被称为小仲马。小仲马的代表作是小说《茶花女》。1897年,翻译家林纾翻释《茶花女》,当时译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小仲马的作品还包括《半上流社会》(1855)、《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克洛德的妻子》(1873)、《福朗西雍》(1887)等。小仲马的剧作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的产物,话剧《茶花女》也被视为法国现实主义戏剧开端的标志。他的剧作不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结构谨严,语言流畅,富有抒情意味。李玉民,著名学者、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教学之余,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四十余年,译著上百种,翻译字数多达2500万。主要译著有《茶花女》《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羊脂球》等。
内容简介:
巴黎名妓玛格丽特被并不富裕的阿尔芒诚挚的爱情所征服,坠入情网。正当这时热恋中的情人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时,阿尔芒的父亲暗中迫使玛格丽特离开了阿尔芒。阿尔芒不明真相,认为玛格丽特有意抛弃他。玛格丽特忍辱负重,在疾病和悲痛的双重折磨下,含恨而逝。这段纯真的爱情终以悲剧告终。小说通过“我”充分体现了作者所主张的人道主义思想,着重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诚挚的交往、宽容、理解和尊重。阿尔芒和玛格丽特之间的爱情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