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万物简史》

PDF

作者: [美]比尔·布莱森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ISBN: 9787544849579

作者简介:

比尔·布莱森,1951年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后定居英国,曾任职于《泰晤士报》与《独立报》,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撰文。

2005年,他被任命为英国久负盛名的杜伦大学校长。2006年12月,为表彰他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他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2013年,布莱森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荣誉院士。布莱森擅长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游历的世界,他的尖刻加上博学,让他的文字充满了幽默、机敏和智慧,使他成为“目前活在世上的*有趣的非虚构类作家”(《泰晤士报》)。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到笔下。惊奇和感叹以及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有助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结合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本书以故事的形式勾勒了人们认识宇宙、探索万物的科学历程,再现了科学发展史上激动人心的一幕一幕。从宏观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建构,到微观的夸克粒子理论创立;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诞生;从莱尔地质渐变理论的形成,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完善;从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提出,到人类基因工程的实施;从冰川理论的出现,到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探讨……作者谈天话地、说古论今,引领读者进入天地万物的深处,将他们带向一种更开阔的精神境界中去。本书在讲述科学的奇迹与成就的同时,还浸润着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和深邃哲思。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古命题做了精当的阐释,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一位美国读者说,读过《万物简史》之后,他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作者认为,这是一本书所能获得的*评价。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5-14 7.8k
追问
2025-05-14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5-14 2.5k
即兴演讲
2025-05-14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难得一见的好书。我认为值得除相关专业人士之外的大部分人一读。作为中学生的课外读物最好。我强烈建议家有中学生的父母们购买。由于该书风趣幽默,读得十分轻松、开心。该书可以有效地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从而免于被伪科学忽悠。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2005年在老家的一家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书,第一章,作者就以幽默的语气教读者“如何营造一个宇宙”,我大惊,科普书可以这样写??奈何我那时是一个穷高中生。对这本书摩挲再三,恋恋不舍啊。三年之后的2008年终于从当当网上买回了这本书。摩挲再三,往事历历在目。这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科普书,从宇宙的形成开始讲起,将人类的认识史,科学史娓娓到来。本书最大特色之一,乃是作者的融合英式幽默和美式幽默的语言风格,要体验这个风格,相信各位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一定有更深切的感受。最后,最为重要的一点,这本书促使我,超越平凡琐碎的生活,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写作逻辑和结构是有点混乱,不过部分内容还是很过瘾的,是不错的科普读物,很好看。看了这本书,真是觉得我们的教科书写得不是一般的烂,完全泯灭孩子们了解世界和宇宙的兴趣。希望编教科书的人、编考试卷的人也去看看这本书,看看人家是怎么让科学变得有意思的!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这本书我从前看过,现在是买给弟弟看的。这本书讲了很多大家不曾注意的科普知识,内容非常丰富。由于作者并不是科学家,在写起一些科学原理时尽量简单,首要目的是让大家看懂,同时作者写作的语气就像是在讲故事,时而诙谐幽默,让人看起来很开心,不像教科书那么无聊,所以这本书可看性很强。我已经大学毕业了,之前高中只是被动的学习,而没有真心的了解自己的喜好,所以上大学时对学科没有很大的选择概念。这本书高中生看很适合,看过这本书后会对一些学科如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的历史有些了解,同时会对这些东西产生很大的兴趣。试想一下,生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原本找到这本书想买的时候,读到一些书评说‘翻译质量太差’,就没有马上买,而是订了**网英文原版的书,但迟迟没有收到书,急着看,买了当当网的中文版。已经大部分读过了,感觉很好:1-无论是否翻译忠实原文(确实有的地方校对文字问题,比如达尔文那一部分,发现一处为艾尔文),中文表述挺流畅,也挺幽默的,自然科学的书读着不枯燥,挺好;2-作者知识面很宽,本书从宇宙、地球、生物、人类、微生物、大气、大陆、环境。。。。涉及到的内容真实可以说是‘万物’的简史,简得到位,并不泛泛,引述很多历史科学家的名字、事件,依据充分;3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抛开生涩的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的专业术语,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儿时所进行的自然科学的教育是多么枯燥而乏味。万物简史是一部关于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著作。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这部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这部书。这部书帮助我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本书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奇妙而伟大的时刻,应用了近年来发现的最新科学史料。几乎每一个被作者描述的时间都奇特而惊人。宇宙起源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也许你读过不少的科普读物,有的精辟,每看过一段话你要好好去消化去思考;有的观点独特,每次阅读都像再看另一个世界;而这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很多事情也许你早就知道,可是作者说来就是那么的诙谐有趣,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语言的魅力,就像当年明月把历史写得很有趣,而这本书的作者把科普知识写得很有趣,每一位科学家不再是教科书上那个一心扑在实验上的书呆子,而是一些很有趣,还有些奇怪癖好的丰满的活生生的人,因为这本书,我一下对简史类的书有了兴趣,什么药物简史,植物简史,可惜,他们都不是布莱瑟,总是让人读不下去……总而言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2年来读过的最好的科普书。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医药、生物,能想象到的科学门类都涵盖进去了。最近读了几本西方人写的科普读物,有几个很明显的感觉:1、视角宽泛,这一点在地质和生物学科上的表现很明显,全球性的视角俯拾皆是。天文学更不用说了。2、对于人类这个物种的生存能力有着深刻的担忧。这是几个明显的感觉中让我印象更深的。一个物种很容易就灭绝,从灭绝的物种数量来看,其实人类也是一个很容易灭绝的物种。3、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更谨慎的看法。而这个看法的视角也要比气候变暖、大气污染这些小东西大得多。全球气温只需要几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438P却相当好读,虽然书里充斥着复杂的(?)的人名,仿佛把从小到高中看过听过学过的物理啦化学啦生物啦自然啦的课程以极其有趣又高度简练的语言串联概括了一遍。从宇宙大爆炸讲到我们现在,明明是十分晦涩艰深的东西全部变成通俗易懂和饶有兴味....比尔·布莱森还真是了不起啊....通篇都充满了形象的比喻,这也是抽象变得活泼生动的重要原因吧XD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读到最后,再次落入一个熟悉的主题:人类在进化或者说是生存的过程中,对其他物种毫无意义、毫不犹豫的暴行,——愉快变成了愤慨、羞耻、沉重和悲伤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很久没有看过科普类读物了,偶尔在当当的排行榜上看到此书的销售排名近几年都很靠前,就抱着不妨一看、拓宽视野的态度买来了。没想到,一拿起就有点放不下了,从晚上8点多一直看到近1点。写的是有点艰涩难懂的科学发现、发展历程史,却写的十分妙趣横生,有很多鼎鼎大名科学家的逸闻趣事,但给我留下最多印象的却是也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却因命运的捉弄、郁郁不得志的倒霉蛋。建议在工作十分繁忙、枯燥之余,拿起这本书来看看,记得康德曾说“有两种事物,我们越思索它就越感到敬畏,那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那就不妨拿起这本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厚厚一本《万物简史》很早就开了个头,刚开始的篇幅似乎有些罗罗嗦嗦,我很快去追逐别的不那么“坚硬”的阅读了。近来由于频受地震字眼的刺激,在心底里再次生起“确乎有必要好好了解我们生长的这个地球和宇宙”的念头,要知道这本书可是自称“为万物写史,为宇宙立传”呢。耐着性子继续,有点渐入佳境的意思了,大抵也是习惯了这种叙述方式:可以十分容易从谋篇字句里读出作者比尔.布莱森的用尽心力——倘若不是他对所要描述的对象十分了解,确难将科学的艰涩和深奥一化而为生动与幽默。领会到这一点,我不完全是从如今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定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这是我接触过的最好的科普书籍。天赋不幸,我学习数理化低效而困苦,学生时代受累偏科自不必说,如今对汽车、居家弱电、电子产品的驾驭能力逊于常人水平大抵也是拜此所赐。但愿此书是个契机,可以让我“短板不至于短得离谱”。女儿长大之前,得让自己像个工蜂:)但要与读者中或许人云亦云,而实际并不善看书的家长们多说一句:别逼孩子看此书。此书将科学知识深入浅出的方式类似HBO肥皂剧,手法是成年人才能领略的诙谐和幽默,这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更喜闻乐见,他们不会买账。我另外订了那价格不菲的同名插图本,心里便存了未来为小孩子预备的念头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偶然买到的一本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作为曾经的理工科学生,书本上枯燥的内容突然变得鲜活起来,真是爱不释手。如果我们的入门级教科书能够这样有趣,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孩子喜欢上科学研究?说个有趣的事,每个人读书真是见仁见智。初入职场,看到书中很多的人做出工作却没有及时有效的沟通出去导致最终默默无闻,另一些人很懂得如何谋生存、谋地位,很悲哀的想,有时候卑鄙真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啊。男朋友在读博士,看到爱因斯坦那一段,参照之前布朗运动的发表时间,说道,虽然爱因斯坦之前名不见经传,但能够迅速把布朗运动的理论深化,证明他一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很久没有读这么厚的书了,原因就是我知道,如果内容不够吸引人,我是无法读完这样的一本书的.因为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买的时候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被拥有它的念头占据了.有的时候,一本好看的书,比一件好看的衣服有意义的多,但是购买的过程却是如此相似,因为一旦拥有了,很快便失去了其吸引力,我耐着性子读着,却越来越无法继续.可能是这里面的知识对我太晦涩了吧.这时候真觉得自己是个文盲.还是从一些简单的,薄的科普扫盲读物重新读起,希望有一天能让我再燃起读这本书的欲望.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宇宙真得很神奇,从无到有,无边无际,如此浩渺,如此博大,乃至无穷。地球也很神奇,有高山陆地,海洋沙漠,丰富的植被,还有各式各样鲜活的生命。一切源于原子,是经过怎样的历练,才变成人类呢。母体真得很神奇,在母亲的子宫里,精子和卵子结合,10个月就完成了人类上亿年的进化过程。每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都是宇宙的一件艺术品。在宇宙面前,人类真的即渺小,又伟大。在漫漫的时空长河里,任何人的一辈子,都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这么渺小的生物,竟然在解读着深不可测的宇宙的秘密,每一次以为自己接近真相,回头却发现是谬误。然而依然不服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