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法国史学之父”米什莱博物小品经典“大自然的诗”系列》

作者简介:
儒勒·米什莱(JulesMichelet,1798—1874)法国“最早的伟大的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历史学家”。米什莱出身清贫,对劳苦大众怀有深厚同情,他的历史作品强调人本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反对宿命、争取自由的斗争精神。曾作为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哲学和历史讲师、法国国家档案馆历史部主任、法兰西学院历史和伦理讲座教授从事历史研究,著有《法国史》(19卷)、《法国大革命史》(7卷)等数十种经典历史研究著作,被誉为“法国史学之父”。米什莱的散文,歌颂大自然与人类,充满馥郁的人文气息。其中《鸟》《虫》《海》《山》四本博物学散文集,被合称为“大自然的诗”,笔意优美隽永,盈满抒情诗人无限高远的浪漫情怀,又兼具历史思辨的磅礴气势,洋溢着自信的时代精神。
译者简介李玉民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法国文学翻译家,译著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幽谷百合》《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艾吕雅诗选》《烧酒与爱情》《人间食粮》等。
内容简介:
海洋就是一种声音。它对遥远的星辰讲话,以它庄严的语言回应星辰的运行。它同大地和海岸的回声交谈,时而威胁,时而哀怨,时而咆哮,时而悲叹。海洋尤其同人对话。它是丰产的大熔炉,生物从中产生,并且旺盛地繁衍。海洋本身就是活生生雄辩的证明:这正是生命对生命的对话。生物,数以百万、亿万计,从海洋中诞生。米什莱赋予大海一种朦胧的动物性、一种有意识的母性。他讲述这些事物,用他独特的语言,每句话都打开一个深渊。全书分四卷:第一卷“海洋一瞥”,写从岸边观海及海中的波涛风暴;第二卷“海的创世”,写海洋的各种主要动物,从低级动物(如植虫类、石珊瑚、水母等)开始,渐次上升到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然后是鱼类,直至哺乳动物,如鲸、海豹;第三卷“征服海洋”,写人类征服海洋的历史,三大洋的发现,欧洲探险家对北冰洋的探索,潮汐与风暴规律的发现,海中生物的破坏;第四卷“借海复兴”,提出人类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建议。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