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全彩珍藏版遇见名家经典》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
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其受鲁迅、茅盾和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家庭和包办婚姻的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相识,并在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了*本作品集《跋涉》。后来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用笔名萧红发表了她的成名作《生死场》。鲁迅认为她是“当代中国*有前途的女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马伯乐》《旷野的呼唤》《呼兰河传》,散文集《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长篇组诗《砂粒》等。
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是萧红zui后一部作品,也是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在这部作品中,她以散文化的笔调描写了以家乡为原型的“呼兰河城”的传记。呼兰河城不是安详宁静的天堂,那里充满着无知和愚昧,荒凉的土地上弥漫着痛苦和绝望。但萧红还是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叙说了家乡的种种。她将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摆出来,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书中慈爱的祖父、后花园的动植物是萧红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一抹暖色,是她灵魂的慰藉和生命的源泉。
《生死场》创作于1934年,萧红成名作,以“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农村发生的恩怨故事,生动描摹了中国人的悲惨遭遇,和在死亡线上勇敢抗争的民族气节。鲁迅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中短篇小说集,身处遥远异乡的萧红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个令人唏嘘、引人深思的故事,体现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对人民的关注。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