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为什么纸质书一直没有被电子书替代

为什么纸质书一直没有被电子书替代

为什么纸质书一直没有被电子书替代

二十年前,人们面对电子书的出现,都在讨论纸质书会消亡,三十年前,人们也在讨论互联网会改变一切,磁带没有了,影碟没有了,书还会存在吗?许多年过去了,倒是被电子书听书和视频搞得边缘化了,而纸质书依旧在夹缝中生存。\n \n人类喜欢书籍,是享受书捧在手里慢慢沉浸其中的感觉,你能感受书具体而客观的存在,那是一本属于你的,在桌子上,在书架上的书。\n \n而一本书被印出来,爱书之人自然希望它能够长久保存。很多老书,特别是线装书,过去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依旧可以保存良好,被现代人翻阅和珍藏。倒是现代人的一些书籍不耐看了。\n \n如果经常买旧书就会发现,一些超过五年以上的胶订书,容易掰断,书一旦开胶了或者书脊断裂了,这书基本上也就报废了。有些人会像废品一样丢弃,有些人会想法补救,有的用胶水粘合,有的则会打孔缝线。\n \n用胶水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后期还会面临断裂的问题。打孔缝线比较好些,不过费时费力。我每天有大量的工作是给这些书籍打孔缝线。\n \n在我淘书的过程中,没有几个卖书人会做这个事情,原因在于他们的书很便宜,自然不会修补不值钱的普通书。他们认为只有珍“贵”古籍才值得修补。对我来说,书不分普通与珍贵,只要是我卖的书,都值得修补。\n \n当然有人会批评我是在自我感动。还有个印厂的朋友说,现代印刷就是靠廉价成本传播书籍,书是快消品,一本书不能看了,买一本新的就行了,完全没有修补的必要。他说很多书用的是木浆,里面有很多化学填充物,时间久了容易脆化,不易长期保存。\n \n我没做过印刷,但当过烂书编辑,知道出版者和编者做好书与做烂书是一个选择问题,至于用什么纸张和工艺也是一个选择问题,考虑成本,考虑市场,当然也有考虑如何做一本有质量的书。\n \n于是,我回复这条评论说:人类热爱书籍是它作为一种实体长久保存,无论是修补还是那些有责任良心的出版者和印刷者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个目标。\n \n书籍跨越千年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也是最持久的事物。只要印出来,几十年,几百年都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系统会崩溃,程序会被篡改,硬盘会丢失,连AI都会神经错乱胡说八道。\n \n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科技的进步丰富和改造了我们的生活,在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阅读方式。但书籍依旧会存在,不过不是主流阅读方式罢了。\n \n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书籍都不是大众的必须品。只要还有读书人,书籍就会存在。就像还有人喝咖啡,咖啡馆就会存在。还有人喜欢逛街,商店就会存在。反正人类需要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