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硬仗要打

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硬仗要打

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硬仗要打

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硬仗要打

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硬仗要打

第三周(0825—0831) ▶通勤档案◀ 《我与地坛》史铁生 时间:8月26日晚高峰18:00 地点: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 人物:20—30岁戴眼镜,短发女生,站在车门扶手前,看到第7页了,文章名称是《死神的克星》,看得十分入神。常营站停靠的时候,她把书小心塞到米色帆布包里,然后下车离开。 《庄子》 时间:8月28日早高峰7:15左右 地点:地铁10号线呼家楼站 人物:40—50岁戴眼镜男性,花白头发,双肩包抱在胸前,俯首聚精会神盯住平摊在两腿之间的硬壳精装书,书已经看到一半, ♠通勤书单♠ 1. 我要相信康诺利的许诺:文字是活生生的,而文学是一种逃脱——不是逃离生活,而是逃入生活。 2. 但是,席间一位女士莉萨打出了一张王牌——只要争论起人性善恶,这个问题一向有着巨大的威力:“那战争呢?如果我们这么好,那为什么我们还会互相杀戮?”我没法回答莉萨,但现在我知道应该怎么对她说了。“去找本书看,”我应该这样说,“看看我们为何会打仗,去体会那个令我们变得暴力的肇因。” 3. 最合适的结局取决于一个人如何对待生活给他的东西,而不是生活给了他什么东西。 4. “要与人为善,”柏拉图说,“因为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硬仗要打。” 5. “我们生活在奇迹之中,它在激情与忧虑的循环往复中闪耀着光芒。”诗人卡洛琳·凯泽(Carolyn Kizer)这样写道。 ——《托尔斯泰与紫绒椅》[美]妮娜·桑科维奇 (Nina Sankovitch)著 / 苏西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