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妈的,写得那么牛逼

怎么形容现在的心情呢?一抬头看见图书馆外,云层裂缝中金色的光,越扩越大,却是夕阳的尾巴,马上要迎接的是夜晚的黑暗。借译者荣如德老师的话,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我们掩卷时的感受与开卷时相比,恐怕已判若两人。”但很不幸,我的大脑空乏的可怕,仅留存着震惊、惋惜、敬佩、无奈等最普通不过的情感,没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深刻的见解,但我是实实在在在这本书里感受了、触动了,这点毋庸置疑。 借用余华老师的话:“妈的,写得那么牛逼。”虽然我自己也一直在“卧槽”,但丝毫没有骂人的意思,它更像最朴实无华的语气助词,搬出余华老师也是想获得一些共同感吧。 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絮絮叨叨却又令人厌烦不了一点的文字?还是二哥伊万与阿辽沙7页纸(不同译本不同页数)的对话?还是大哥德米特里身上令人惊奇的矛盾、纠结、桀骜、冲动、爱?还是最后伊柳沙的死,伊柳沙的父亲的痛苦?还是剧中每一个鲜活、丰富、多面而又卷这个事件的人们?我试图找出最触动我的点,却发现每个角落都掉落着金子。也许是贯穿整部作品中闪光的心理分析、哲理思考,陀爷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堪称一绝,他长篇大论却又句句在理,他怎么可以对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剖析的如此透彻呢?他的脑子里装着什么啊?这些还是他创造的人物吗?我竟觉得它就发生在那个时期的俄国,这个故事真真实实的存在着。但每当这么想的时候,书中人物疯狂的倾吐又让我觉得戏剧。 它讨论了太多的问题,将人文、伦理、爱情、人性、教育、心理学、宗教、法律、哲学等等通过小说的形式呈现,通过故事给与人心灵的震撼,了解了他的写作背景后更要感叹一句,真TM是一个天才。 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陀爷,是我完完整整读完的第一本陀爷的书,又发现了一块宝地呀,走不动道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读书 #名著阅读 #妈的写得这么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