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把释迦牟尼写成了两个人
2025-08-25 07:13:20
黑塞把释迦牟尼写成了两个人
《悉达多》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黑塞的小说,不是很长,我读书慢,读了 一整天。
黑塞也是个诗人和哲学家。
在书里,他把佛祖乔达摩.悉达多写成了两个人:
一个是乔达摩,得道的世尊佛陀,圆满的法义代表。
一个叫悉达多,是求道路上的贵族之子,个体代表。
悉达多认可乔达摩的法义,但没有追随,悉达多认为:法义是知识不是智慧,知识可以分享,智慧得自己悟,觉悟无法模仿得来,哪怕是完美的佛陀。
悉达多选择在修行中见得“真我”(阿特曼)。
悉达多经历了 3 个 修行期:
第一阶段:否定世界的出世期( 3 年苦行沙门)。
以“禁欲”破除“小我 ego”(感官的情绪的身份的理性思维的我),他破除“小我”后“真我self”(阿特曼)才会显现。
但失败了,他发现苦行的技巧只能短暂逃离“小我”,只是麻醉和逃遁,和宿醉无异。
第二阶段:占有世界的入世期( 20 年商人)。
于是悉达多去找了女人去挣钱,以“纵欲”遁入世俗,一面沉沦,一面旁观自己沉沦。
也失败了,但正因旁观,在他抛弃一切选择轻生时,经历了轮回,不是身死,是和“旧我”拜拜了。
第三阶段:融入世界的超世期(船夫)。
他成为了摆渡人,他倾听河流,河流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每一刻都是新的当下。
都说最后一关是情关,相比爱情,亲情更难舍,悉达多在对儿子的苦思不得中最后觉悟:
“我听遍灵魂和肉体的安排,去经历罪孽,追逐肉欲和财富,去贪慕虚荣。去陷入最羞耻的绝望,以学会放弃挣扎,学会热爱世界。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
悉达多对他的朋友乔文达说:
“我并不为“物”是否虚幻而忧虑,连我也可能只是个幻象,因此我同“物”并无并无区别。我因此觉得它们值得热爱和敬重—我们并无区别。”
乔文达也是乔达摩的追随者,乔文达道:“但世尊佛陀视之为虚妄之相,他宣讲良善、仁慈、同情、宽容 而不是爱,他禁止我们的桎梏于尘世之爱。”
悉达多的笑容熠熠发光,道:
“我知道我们陷入见解分歧、言辞之争。我无法否认我的爱之言辞悖于乔乔达摩的法义。为此我十分怀疑言辞。因为我知道这种悖论只是幻想。”
“我同乔达摩信念一致,他怎会不了解爱。他熟稔人性的无常、空幻,却依然深爱并倾尽一生去助佑、教导世人。在我看来,在这位伟大的导师心中,爱事物胜于爱言辞,他的作为和生命重于他的法义,他的仪态重于言论。我认为他的伟大不在他的法义中、思想中,而在他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