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警惕网红畅销书

警惕网红畅销书

警惕网红畅销书

咬牙切齿地看完了:文笔好差,读起来好痛苦,好迷惑\n不知道是不是中译本的问题,我总是觉得很多地方都不通顺,前后句子并无逻辑,甚至是毫无关联,特别是前两部,完全是颠三倒四,感觉作者没睡醒,在说梦话。总之就是看的很迷惑,不知所云。而且用词很奇怪。我都不知道该说这是作者还是译者让我难受了。可能是我认知程度太低、理解能力不够吧。\n全文接近四百页,看到卖花女那章,也就是二百八十四页,我才终于感觉作者睡醒了。似乎在用一种拙劣的手法在尽力叙述自己的经历和体会,笔力非常虚弱。\n我知道这本书的评价两极分化很严重,但是豆瓣评分高达8.7,说明大部分人还是属于正极。\n其实看到腰封上写着“比尔盖茨年度荐书NO.1”“《纽约时报》畅销榜top1”我就应该警惕了。虽然几乎所有腰封上都是噱头,但这个噱头未免太大了,哦对了我还想呼吁一下各大出版社扔掉腰封吧。\n看完后真觉得网红畅销书真的是和经典作品是有壁的,这个鸿沟看了才知道。小红书上的那些推荐,女性主义加上原生家庭,buff叠满,实在是符合这个呼吁女性独立逃离原生家庭的时代潮流。我觉得“推荐女生必读”的标签不应该放在这本书上,甚至觉得推荐女生必读这个标签就不应该存在,因为这六个字就让人很不适。各位姑娘还是不要在这本书里去寻找和学习“女性成长”了\n我也不知道怎么去描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因为它并不能引起我的思考,我只看到了她在曾经那个可怕的家庭里被压迫,终于走出来大山,在惊人的运气加持下平步青云,然后纠结着和原生家庭决裂。中间有一些地方引起我的共情,比如她终于从父亲的控制中有了自己的思想、她对于家人又爱又恨的感情,但我认为,基于作者无力的表达,我也仅仅只是共情。至于她们家离谱的生命力,我更是无法理解,或许就是在这个原因的加持下,我觉得此书看看就好。\n这不是一个励志故事,只是她讲述自己过往,我觉得她说的很好的一点是“写这本书是想把十七岁的自己留下来”,或许她从未从脱离原生家庭的负罪感中解脱出来,这一点我不得而知。但是问题就是,这本书,包括她本身,被背后的资本捧得太高了,这难道不就是美国的造神行为吗?为大家营造了一个美国梦。我明白作者的本意不是写美国梦,只是想面对曾经那个伤痕累累的自己,有问题的是铺天盖地的营销和宣传\n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那句话,网红畅销书需谨慎。但也不是毫无收获吧,至少收获了四百页的专注力。#图书 #吐槽